在新材料技術與汽車智能化深度融合下,智能調光玻璃正憑借功能集成化與體驗智能化的特點,實現從傳統功能材料向核心交互載體的跨越。作為其關鍵技術組成部分,ITO(氧化銦錫)依托“高透明性+高導電性”的獨特性能,成為實現智能調光功能的核心基礎材料——它以透明導電層的形式,在天幕玻璃結構中構建起“電控信號與功能層”之間的橋梁,既保障了天幕所需的高通透視覺(可見光透過率通常達85%-95%),又能高效傳導電流以驅動功能層狀態切換。正是這一關鍵技術,使智能天幕突破傳統玻璃“功能單一、不可調節”的局限,為后續性能迭代與市場推廣奠定了堅實基礎。
當前,智能調光玻璃已發展出多維度性能矩陣:不僅涵蓋隔熱(紅外線阻隔率≥85%)、隔音(降噪系數達35dB)和動態透光(透光率可實現5%-80%調節)等核心功能,還通過智能控制系統拓展出紫外線防護(UV阻隔率>99%)與能耗管理(綜合節能效率提升40%)等附加價值。據亞洲新能源汽車網研究院數據顯示,當前,中國市場在售車型搭載智能光感天幕的汽車占比已突破5%,預計2026年將進一步提升至12%,其在汽車科技領域的戰略地位正持續凸顯。
這一發展趨勢在汽車產業中尤為明顯。隨著智能座艙成為車企競爭的主戰場,全景天幕玻璃正迅速由設計選配轉變為標配組件。2024年,新能源汽車全景天幕滲透率已達14.4%,同比提升7.7個百分點;其標配裝配率也增至28.6%,增幅達11.6個百分點。面對天幕區域高達800W/㎡的太陽熱輻射,搭載ITO導電層的智能調光玻璃憑借光譜選擇性調控技術,可實現座艙降溫8–12°C,精準滿足了用戶對“開闊視野”和“隔熱舒適”的雙重需求,也直接推動了其在天幕方案中的滲透率快速提升。據S&P Global Mobility預測,2024年智能調光玻璃在配備全景天幕的車型中的應用比例將突破25%,頭部材料供應商訂單能見度已延伸至2026年。可見,ITO技術不僅是天幕性能升級的“技術基座”,更是推動其市場普及與用戶認可的關鍵力量。
智能天幕的快速普及與ITO技術的成熟緊密相關,這一市場的蓬勃發展也推動了ITO供應格局的逐漸清晰——目前全球市場中國際頭部企業仍占據一定份額,但國內供應商憑借技術突破與規模產能優勢已強勢崛起。例如,日久光電等企業的ITO導電膜全球市場占有率已超過50%,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接下來,我們將針對國內外天幕用ITO核心供應商展開盤點(以下企業排名不分前后)。
日東電工 Nitto
日東電工株式會社(Nitto Denko Corporation)創立于1918年,總部設在日本大阪府茨木市,是一家以高分子合成技術為核心、業務橫跨電子材料、光學薄膜、汽車部件、醫療產品、工業膠帶等多領域的全球化材料企業。公司在24個國家擁有百余家子公司,全球員工約2.2萬人,1985年起在中國設立多家生產基地及研發中心,目前已在深圳、上海、蘇州、天津、廈門等地形成完整產業鏈布局。
-主營業務:日東電工的主營業務可歸納為五大板塊:光電功能材料(偏光片、透明導電膜等)、工業膠帶及膠粘制品、汽車內外飾與功能部件、半導體過程材料、醫療與健康產品。其中,透明導電膜(ITO 膜)被廣泛應用于觸摸屏、平板顯示、電子標簽等場景,并通過高透過率、低電阻、耐彎折等技術優勢成為車載顯示產業鏈的重要材料。
-產品應用表現:日東電工在全景天幕透明導電膜領域表現突出。其憑借獨特濺射沉積技術,讓ITO薄膜與聚酯粘合體間粘合力超強。產品“ELECRYSTA”集成專有涂層和層壓技術,達成高透明度與低電阻值,高溫下也能維持良好物理化學特性、尺寸穩定且耐用,加工性適宜蝕刻 。市場層面,2022年日東電工ITO導電膜全球市占率約37%,曾長期位居首位。
尾池工業
尾池工業株式會社(英文:OIKE & Co., Ltd.)總部位于日本京都,成立于1947年,創業于 1878 年迄今已有70余年歷史。公司專注于塑料薄膜的表面加工及二次加工,擁有從真空蒸鍍、精密涂布到功能層疊的核心技術,在日本國內及海外均設有生產基地與銷售網絡,員工約650名。
-主營業務:主營業務圍繞“功能性薄膜”展開,涵蓋四大板塊:包裝材料用高阻隔蒸鍍膜、顯示與電子材料用透明導電膜(如ITO膜)、金屬裝飾轉印箔以及工業用特殊涂層材料。產品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軟包裝、液晶與觸控屏電極、汽車內外飾件、家電面板、建筑裝飾等多個領域,具備小批量多品種、高精度定制化服務能力。
-產品應用表現:是日本最早引進真空蒸鍍技術并投入到ITO膜加工的企業之一。其在1985年開發的透明導電性薄膜“TETOLIGHT TCF”,曾在世界上獲得第二大市場份額,目前在汽車導航領域保有市場份額第一位。該產品基于客戶和市場需求設定理念,可按照觸摸屏制造廠、設備制造廠等客戶要求進行加工。尾池工業憑借多年積累的自有技術,能夠獨立完成從材料選擇到層壓加工的全部過程,其優勢在于能夠利用獨特的干式涂布和濕式涂布技術,為透明導電膜提供包括硬涂層、光學調整層等在內的多層加工,提高產品的性能和質量。
在行業發展初期,尾池工業與日東電工等企業一同占據著ITO導電膜市場的主要份額,覆蓋高端市場。不過,隨著國內企業的技術突破與生產工藝的成熟,市場競爭格局逐漸多元化。
日久光電
江蘇日久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月12日,總部位于江蘇省昆山市周莊鎮,并于2020年10月21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03015)。公司是國內柔性光學導電材料行業的領先企業之一,專注于觸控顯示應用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為客戶提供定制化功能性薄膜的研發與加工服務。
-主營業務:日久光電的核心技術包括濕法精密涂布、精密貼合和真空磁控濺射鍍膜,具備復雜光學膜系的設計與制造能力。公司主要產品為ITO導電膜,該材料具有優異的導電性和光學性能,是制備觸摸屏、顯示器等器件的關鍵材料,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車載顯示、工業控制、辦公、教育等領域。此外,公司還積極拓展OCA光學膠、光學膜、調光膜等產品線,推動業務多元化發展。
-產品應用表現:公司是全技術路線的調光材料方案商,在調光材料領域已完成 PDLC、SPD、EC 及 LC 四大技術平臺建設,其以 EC 技術路線為主導的產品,可實現座艙降溫 8-12℃、透光度 5%-80% 可調及減少眩目等功能,有效降低行車安全隱患。據相關資料顯示,日久光電調光導電膜在車載天幕市場占有率為 25%,且其 ITO 導電膜全球市場占有率高達 52%。日久光電是電致變色玻璃的關鍵材料供應商,小米天幕的核心部件就由其供貨,此外,其產品還已應用于蔚來、比亞迪等眾多車企的車型上。
萬順新材
汕頭萬順新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00057)成立于1998年,注冊地位于廣東省汕頭保稅區,2010年2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公司自設立以來持續聚焦新材料產業,現已發展為集“鋁加工、紙包裝材料、功能性薄膜”三大業務板塊于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旗下擁有十余家全資及控股子公司,生產基地分布于廣東、江蘇、河南等地,并在香港設立國際貿易平臺,形成覆蓋海內外的產銷網絡
-主營業務:萬順新材重點布局三大方向:一是高精度鋁箔及鋁板帶加工,產品廣泛用于新能源汽車電池軟包、食品藥品包裝、電子電容器等領域;二是環保紙包裝材料,以煙包、食品卡紙、液體包裝紙為核心,服務煙草、食品飲料等行業;三是功能性薄膜,涵蓋ITO導電膜、PET復合銅箔、高阻隔膜、AR抗反射膜、調光膜等,應用于觸控顯示、光伏、汽車玻璃、節能建筑及高端消費電子,并已進入寧德時代、華為等頭部客戶供應鏈。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5.79億元,同比增長22.52%,其中功能性薄膜業務憑借PET銅箔、AR膜等新品快速放量,正成為第二增長曲線。
-產品應用表現:萬順新材的調光導電膜產品已供應下游調光玻璃生產企業,應用于汽車調光天幕,且高端車衣膜產品也有應用案例。據市場推測,其可能參與問界 M9 的相關供應鏈,為智能隱私車窗技術提供導電膜或調光膜等核心部件。
興業應材
珠海興業應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興業應材”)2010年設立,專注于光學薄膜材料,現有1萬㎡生產車間、4000㎡潔凈車間,配備2條卷對卷ITO薄膜生產線、2條濕法精密涂布線及配套覆膜分切線,年產3.6萬㎡調光玻璃深加工能力,幅寬2400 mm的Roll-to-Roll ITO線為亞洲最寬之一。公司在國內最早實現從ITO基材、液晶聚合物到卷對卷全線整合,也是唯一可同時提供ITO鍍膜—濕法涂布—調光膜—調光玻璃一站式解決方案的廠商。
-主營業務:主營業務圍繞“功能性薄膜”展開,核心產品包括:
1. ITO透明導電膜:作為觸控、調光、光伏等器件的關鍵電極材料;
2. 智能液晶調光膜/玻璃:通電透明、斷電霧化,可切換隱私與投影顯示,支持聲控、遙控、遠程網絡等多種控制方式;
3. 調光投影顯示系統與激光影院:100–200英寸背投調光玻璃屏幕,具有高對比度、180°視角、零頻閃等特點,為建筑櫥窗、展覽展示、文化演出等場景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產品應用表現:興業新材料于 2010 年進入光學薄膜材料領域,擁有 2 條先進的卷對卷 ITO 薄膜生產線、2 條濕法精密涂布生產線等。公司是具備 “ITO 鍍膜-精密濕法涂布生產調光膜-配套調光玻璃” 強大整合能力的服務生產商。
在技術方面,興業新材料自主研發的《一種變色薄膜復合結構及其制備方法》《可折疊調光薄膜》兩項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其中,“一種變色薄膜復合結構及其制備方法” 可顯著提升變色薄膜與玻璃的附著力及貼合柔性,能夠完美適配平面、曲面乃至異形玻璃,為新能源汽車天幕等多樣化場景提供可靠解決方案。
立光電子
安徽立光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注冊資本4630萬元,坐落于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經濟開發區,占地約140畝,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司以磁控濺射鍍膜技術為核心,建有南北兩大廠區,擁有寬幅2400mm的卷對卷ITO薄膜生產線、濕法涂布線及切磨拋加工線,具備從玻璃基板到導電膜成品的全流程制造能力。
-主營業務:公司主營業務聚焦光學導電材料,核心產品包括: ITO透明導電玻璃:涵蓋TN、STN、OLED等多種規格,用于液晶顯示、觸控屏、電子標簽等; ITO導電薄膜:年產200萬平方米,可彎曲、低電阻,適用于柔性觸控、車載顯示; 彩晶玻璃、裝飾玻璃:提供色彩、圖案、紋理定制,服務家電面板、智能家居外觀件。
-產品應用表現:截至目前,公司在氧化銦錫導電玻璃領域累計獲得授權專利 57 項,其中發明專利 16 項,實用新型專利 36 項,外觀設計專利 5 項。公司還掌握了 0.10mm-0.25mm 超薄玻璃基板的鍍膜工藝這一業內難點,工藝水平行業領先。公司以磁控濺射鍍膜技術為核心,主要產品包括 ITO 導電玻璃、MOI 導電膜等,產品應用于手機、車載、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領域,客戶涵蓋駿成科技、合力泰、秋田微、信利半導體、京東方精電等業內知名企業。2019-2022 年連續 4 年氧化銦錫導電玻璃產銷量位居全國第二。
蘇州尚陽
蘇州尚陽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官網:szsunytech.com)成立于2018年,注冊資本1000萬元,坐落于蘇州工業園區東旺路璨坤智能產業園,是一家以導電玻璃設計、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核心團隊均來自大型玻璃企業,平均從業經驗超過20年,自建3000 m2潔凈廠房,配備數控切割、激光刻蝕、磁控濺射等完整工藝鏈,可實現單片到卷對卷的全系列導電玻璃制造。
-主營業務:公司聚焦“導電玻璃與薄膜”細分賽道,已形成ITO導電玻璃、FTO導電玻璃、柔性ITO/PEN導電膜、鍍鉬玻璃、石英玻璃及實驗室刻蝕設備六大產品系列。
-產品應用表現:產品厚度0.7–2.2 mm、方阻3–100 Ω、透過率≥83%,可根據客戶要求定制尺寸、電極圖案與封裝方式,現貨常備、小批量三天交付。其導電玻璃已批量用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電致變色器件、OPV有機光伏、染料敏化電池、高校教學實驗及智能調光玻璃等場景,服務客戶涵蓋清華大學、中科院、隆基、信義光能等科研與產業機構。公司堅持“源頭工廠+快速定制”模式,年產能導電玻璃50萬片、柔性導電膜20萬m2,出口歐美、日韓、東南亞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
嵩陽光電
焦作嵩陽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2月,注冊資本1.725億元,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騰云路455號,占地約60畝,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公司建有凈化廠房、工程技術中心及4條卷對卷磁控濺射鍍膜生產線,具備從柔性基材到導電膜成品的全流程制造能力,現有員工50余人,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為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電磁防護材料分會會員單位。
-主營業務:主營業務聚焦“柔性光電功能薄膜”領域,核心產品包括:ITO透明導電膜、ITO覆銅膜、超低阻ITO膜、網格電磁屏蔽膜、導電霧膜/黑膜等。
-產品應用表現:公司采用獨有的 PVD 金屬鍍膜工藝,可在各種 ITO 導電膜表面以及 Hard - Coat PET 表面沉積連續、均勻的金屬導電膜層,金屬薄膜與原界面結合力好,能大幅提高后序制程的良品率。其生產的 ITO 導電膜方阻可低至 0.5Ω?□以下,還可生產 10Ω 的 ITO 導電膜,適合低面阻值的大尺寸觸摸屏。公司自主知識產權的一體黑膜層設計使車載屏與內飾融為一體,減少了對駕駛者的光學干擾,且車載膜材產品通過了在 85 攝氏度和 85% 濕度下高達 1000 小時以上的帶電測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車載調光導電膜領域,公司開發的調光導電膜系列產品覆蓋了 PDLC、SPD 和 EC 三種應用技術路線,目前在售的產品以 EC 為主,應用于汽車天幕、側窗、后視鏡等場景。
易暉光電
惠州易暉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3月,總部位于廣東惠州仲愷高新區惠南科技產業園,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薄膜光伏產業聯盟副主席單位及中國觸控協會會員。公司堅持“全棧自研”路線,擁有疊層無序納米銀網(MDSN?)核心專利40余項(含4項PCT),累計研發投入逾4億元,2018年獲中國專利優秀獎。
-主營業務:聚焦“透明導電材料+觸控顯示集成”兩條產品線:一是MDSN?透明導電膜/玻璃,具備低方阻(<20 Ω/□)、低霧度(<2 %)、無莫瑞干涉、耐彎折等優勢,可兼容GG/GFF/G1F等多種觸控結構;二是以MDSN?為基礎的中大尺寸電容觸控模組、智慧車載顯示組件及芯片直顯“車載星空膜”等終端方案。
-產品應用表現:其實易暉光電并非傳統ITO供應商,但其創新的疊層無序納米銀網(MDSN?)透明導電膜,已成為天幕領域的重要解決方案。其MDSN?透明導電膜產品宣稱具備高透光(可見光透過率89%)、高紅外阻隔(91.2%)與極高紫外線阻隔(99.99%)的特性,并已通過車規級可靠性驗證。在汽車天幕場景中,該膜材白天能有效隔熱降溫,提升節能性與舒適性;夜間則可結合超密間距(2.5mm)的Mini LED芯片,實現流星、星座等動態顯示效果。
康得新
康得新復合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8月,注冊地位于江蘇省張家港環保新材料產業園,總部位于張家港市晨港路85號,法定代表人為魏濟成,現有員工約1616人。公司前身為北京康得新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在深交所中小板掛牌,曾被譽為“中國預涂膜、光學膜雙龍頭”,主營高分子復合膜材料,產品涵蓋預涂膜、光學膜、裝飾膜、汽車窗膜等,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新能源、建筑裝飾、汽車等領域。
-主營業務:主要從事高分子復合材料、功能膜材料、預涂膜、光學膜、光電新材料等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提供相關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產品應用于消費電子、汽車、建筑等多個領域。
-產品應用表現:目前,康得新仍處于重整與債務處置階段,管理層正參照康美藥業、重慶金科等案例,剝離非核心資產、聚焦光學膜高端產品研發,并計劃拓展新能源汽車光學膜、電子顯示光學膜等新應用,以圖恢復持續經營能力。
未來趨勢
隨著智能天幕在新能源汽車中的滲透率快速提升,ITO透明導電膜作為實現調光功能的核心材料,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市場機遇。當前,以日久光電為代表的國內龍頭企業已在這一領域展現出強勁競爭力——其憑借成熟的磁控濺射工藝、穩定的產品性能和快速響應的供應鏈能力,不僅在國內市場份額持續領先,更成功打入多家主流新能源車企的天幕供應鏈,實現了規模化量產交付。
目前ITO導電膜市場因智能天幕的普及呈現出“量價齊升”的良好態勢。由于產品需滿足高透光、低電阻、耐環境老化等嚴苛要求,行業存在較高的技術壁壘和認證門檻,因此頭部企業的毛利率普遍維持在較好水平。
未來,產業發展將呈現兩大主線:一方面,隨著EC、PDLC等技術路線的演進以及對更大尺寸、更復雜曲面天幕的追求,ITO薄膜技術本身將持續迭代,推動產業價值向具有復合膜層設計能力與產能保障的龍頭企業集中;另一方面,以易暉光電MDSN?(疊層無序納米銀網)為代表的新型透明導電技術也在嶄露頭角。這類技術憑借其在柔性、方阻及集成顯示功能等方面的潛在優勢,為天幕應用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解決方案,有望與ITO技術形成互補共存的格局,共同推動智能座艙體驗的升級。
智能天幕的快速發展正深刻重構車載玻璃與顯示產業鏈生態。為促進材料技術、制造工藝與應用需求的深度融合,推動行業協同創新,“2025深圳國際汽車天幕及車窗顯示產業論壇” 將于2025年12月4日在深圳福田會展中心召開。本次論壇由亞洲新能源汽車網、智能座艙產業聯盟與車載顯示技術展組委會聯合主辦,并攜手 “第五屆深圳國際車載顯示技術展覽會” 同期舉行。
論壇將聚焦智能天幕調光技術(EC/PDLC/SPD)、透明電極材料、鍍膜裝備、玻璃深加工、曲面貼合技術以及智慧車窗顯示等熱點議題,邀請整車企業、天幕 Tier 1、材料廠商、設備供應商及科研機構共同參與,剖析技術瓶頸、分享創新方案、展望未來趨勢。現誠摯邀請行業同仁共聚深圳,對接需求、共創合作,助力中國智能汽車視覺系統邁向新階段。
*以上信息整理自企業官網及公開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