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業變革和能源結構調整的促進下,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成為從中央到地方的共識。2018年年底,南京市政府辦公廳發布了《南京市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地標行動計劃》。該計劃指出,到2020年,南京市新能源汽車整車產量占全省一半以上,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1000億元,在全國城市排名中前五;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車整車產量在全國城市中排名前三,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3000億元以上,同時擁有兩家具有世界品牌效應的整車企業和十家以上全球知名核心零部件企業。
為實現這一目標,南京市政府主導搭建了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從組織領導、人才支持、金融創新、資金扶持等方面全力支持,同時加大招商力度,著力建設南京江北新區(含浦口區)、江寧區、溧水區、南京經濟開發區四個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責成四大產業基地所在區的“一把手”主動帶頭對接新能源汽車企業。

南京經濟開發區區位圖(圖片來源:網絡)
根據這一指導方向,南京新能源汽車四大基地近兩年積極展開招商引資,各基地的新能源汽車企業逐步壯大。如浦口經濟開發區集聚了上汽新能源、越博動力、知豆汽車和博郡汽車;南京經濟開發區擁有拜騰、長城華冠、蔚來XPT、LG化學等;江寧有上汽大通南京分公司、奧特佳、國電南瑞等整車和零部件企業;溧水則聚集了南京金龍、比亞迪、南京銀隆、長安新能源等整車企業。
從南京四大新能源基地所覆蓋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數量和范圍來看,其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均有擴大化趨勢,并形成了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一體化發展的良性格局。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認為,現階段南京的新能源汽車企業還處于百花齊放的狀態,沒有形成比較有規模的整車企業。
不過,從客觀環境來看,南京仍具備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先決條件。“首先,南京作為江蘇省省會城市,教育資源較為集中,各大院校可以為南京輸送高新技術人才。其次,南京地處長三角中央地帶,這一地區工業先進,新能源產業布局較早,這些都為南京發展新能源汽車提供了優渥的土壤。第三,南京擁有良好的汽車產業配套基礎,這些傳統汽車廠商是轉型新能源的中堅力量。”蓋世汽車總裁兼CE0周曉鶯分析指出。

南京交通條件(圖片來源:網絡)
從南京汽車產業發展歷程來看,其不僅擁有多家知名整車企業,且形成了非常具有競爭力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其中整車企業有上汽大眾南京基地、上汽大通南京基地、上汽名爵、南京依維柯、長安馬自達、南京金龍等,覆蓋乘用車、專用車、客車等領域。零部件企業覆蓋車身、車橋、發動機、變速箱、制動器、轉向器、電子電器等數百種汽車零部件系列。
在汽車產業向電氣化快速變革的大背景下,這些完整的整車和零部件配套布局,不僅為南京轉型新能源提供了基礎,且為南京市乃至江蘇省做出了積極的財務貢獻。江蘇省工信廳發布的《2019江蘇省汽車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江蘇省2188家汽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7952.7億元,同比增長5%,連續三年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當前,新勢力車企在電氣化和智能網聯方面的布局雖然步伐較快,但整體比較激進,更具冒險性。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大多數新勢力車企前期以外部民間資本為主,如今經濟下行趨勢下,外部民間資本緊急避險退出,致使部分新勢力車企倒下,但擁有政府背景資金的新勢力車企正在逐步走強,這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車企就是蔚來汽車。
前不久,安徽省國資背景的戰略投資者以70億元人民幣的投資合計持有蔚來中國24.1%的股份,換來了蔚來中國落戶合肥。根據今年上半年新勢力車企的市場表現來看,蔚來汽車在新勢力車企中的市場占比高達33%,位列第一,成為該梯隊中較有發展潛力的車企之一。
蔚來落戶合肥后,大眾又在合肥進行了一系列投資計劃,如入股國軒和江淮汽車并計劃將所持有的江淮大眾的股權增持至75%。安徽省和合肥市的這一系列動作,引來了業內對其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叫好和贊譽。不過,蓋世汽車研究院認為,與合肥相比,南京顯然更具備吸引優質資源和項目的潛力。
今年4月,南京市發布“四新”行動計劃,即新基建、新消費、新產業、新都市。前不久,由兵器裝備集團、中國一汽、東風公司、長安汽車、江寧經開科技共同出資組建的中汽創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戶南京。該項目注冊資本為160億元,計劃用三至五年時間打造成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創新型汽車高科技研發企業。

6月29日,中汽創智正式揭牌成立
圖片來源:東風汽車官網
三大央企聯合組建的“國家隊”落戶江寧,標志著南京市在智能汽車等前瞻技術方面引入了優質項目。此前,南京市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沈吟龍在接受蓋世汽車采訪時曾表示,為推動自動駕駛這一新興產業加速發展,經開區通過打基礎、造環境和育產業來培養一批自動駕駛領軍企業,以實現相關的自動駕駛核心技術在經開區的落地。
由此來看,依托自身的經濟實力,以及優渥的招商引資條件,南京對高科技產業中的優質項目仍具備較大吸引力。
不過,也不能回避南京汽車產業目前遇到的問題,比如新引進的汽車項目博郡汽車和拜騰汽車相繼爆雷,是否會對南京市新能源目標的達成產生影響呢?蓋世汽車研究院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拜騰和博郡屬于高風險企業,任何資本進入都會承擔一定的風險,且兩家車企均處于起步階段,沒有量產車,更談不上規模體量優勢,對整個南京市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不會構成太大影響。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指出,現階段拜騰在南京的工廠已經完全落成并進行了試生產,接下來如能引進一汽或其他車企利用好現有產能,也不失為盤活現有資產的一大良策。
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專家學術委員會專家、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原副巡視員李萬里在接受蓋世汽車采訪時表示:“近幾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較快,但隨著政策調整,其發展波動也比較劇烈。從產銷量和產值利潤來看,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總量還不高,具體到單個企業和特定區域的波動,對整個產業的影響不會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