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全球第一條規?;慨a的G8.6代印刷OLED產線——TCL華星t8項目在廣州正式開工。這一重大事件標志著中國在新型顯示技術領域取得了跨越式進步。作為全球首條高世代印刷OLED產線,t8項目預計總投資額約295億元,產線計劃月加工玻璃基板能力約為2.25萬片,主要產品涵蓋平板、筆記本電腦、顯示器等應用領域。
TCL華星t8項目不僅是全球首條8.6代印刷OLED產線,也是我國顯示產業從“跟跑”到“領跑”的關鍵突破點。這一項目由TCL華星與廣州市人民政府、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共同簽署合作協議,計劃月加工2290mm×2620mm玻璃基板能力約2.25萬片。產線預計2025年11月開工,規劃建設周期為24個月。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在開工儀式上表示,印刷OLED是未來最有潛力成功的技術,t8項目將幫助中國在全球新型顯示產業的競爭中搶占戰略制高點。
與傳統的“蒸鍍”技術相比,印刷OLED技術具有多重優勢。該技術是一種通過高精度噴頭將液態發光材料按照預設圖案精準噴射到基板上,再經干燥固化等形成像素的OLED顯示面板制造技術。色彩表現優異、分辨率高,且材料利用率高、能耗低、投資和制造成本低等優勢突出。TCL華星印刷OLED中心中心長曹蔚然解釋道,印刷OLED是唯一可以做到與LCD一樣標準RGB排列的技術,文字顯示清晰度更高。在不同亮度、灰階下色彩表現很好,目前華星已經與設備廠商一起,將PPI提升至240左右。材料利用率方面,印刷OLED的材料利用率可高達90%,超過蒸鍍技術約30%的水平,這在投資和制造成本上更具優勢。車載顯示市場正成為OLED技術的新增長點。據Omdia數據,AMOLED在車載等中大尺寸應用增長明顯,預計到2030年車載顯示器年復合增長率27%。
在CES 2025展會上,TCL華星已展示了多款車載顯示產品,包括3D AR-HUD PGU采用5.5“ LCD顯示屏,分辨率2560*1440,PPI534,能夠實現裸眼3D效果。能為駕駛員提供直觀、立體的導航信息和車輛數據,提升駕駛趣味性和安全性。同時展示的26.45“ 極致驅動車載屏采用32:9的超寬長寬比設計,相當于兩塊14.6” 傳統中控屏,帶來前所未有的寬廣視覺體驗。采用極窄邊框設計,整體無分界線,中控和副駕屏幕實現一體式呈現。
曹蔚然透露,華星在印刷OLED良率方面已經快速提升,在技術方面積累了大量“Know-How”,相比其他OLED技術路線,印刷OLED在向高世代產線擴展的過程中,技術難度會更小。
回顧TCL華星印刷OLED發展之路,自2013年投入印刷OLED研究,到2024年G5.5代線量產出貨,再到此次宣布建設高世代印刷OLED產線,經歷了十余年漫長征途。TCL華星堅持自主研發、人才儲備和長期投入,累計持有OLED專利超過9700件,其中印刷OLED專利超過1200件,居行業首位。覆蓋設計、材料、工藝和設備各個環節,構筑起堅實的技術壁壘。在核心技術突破方面,華星牽頭,聯合材料廠商研發了一套打印材料體系,比過去有2-3倍性能提升。曹蔚然表示,目前材料端的問題比較小,設備端、配套零部件會是后續重點方向。t8項目的開工建設,對全球顯示產業格局具有重要意義。面對海外巨頭的激烈競爭,中國OLED技術突圍正在加速。與國內廠商相比,華星的產品更多偏向于顯示器、筆記本,從高端產品往上走,做產品結構的補充,形成差異化。未來華星產品將進一步拓展,形成全尺寸產品的OLED化。在曹蔚然看來,未來OLED技術可能還是會“百家爭鳴”,華星希望助力推動OLED技術普及,把市場蛋糕整體做大,這樣才能有更多機會。協同與競爭并存,會是常態。印刷OLED技術已成為首個由中國企業引領全球進入商用階段的顯示技術。TCL華星從2013年投入研發,到2024年實現G5.5代線量產,再到如今全球首條8.6代印刷OLED產線開工,走過十余年漫漫長路。隨著t8項目的推進,廣州錨定打造“世界顯示之都”的目標正漸行漸近。當前,黃埔區已構建起覆蓋上游顯示材料、裝備,中游面板、模組制造以及下游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條。現有新型顯示規模以上企業數137家,2024年全年完成產值超1500億元,約占全市的四分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