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技術還未普及,一場5G汽車的量產競逐賽已經拉開。
在6月13日至14日舉辦的“2020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上汽集團副總裁陳德美表示預計今年國內汽車銷量或同比下降10%左右。與此同時,上汽正在加快研發新一代電動汽車專屬架構和三電技術,全球首款5G量產車和高智能純電動車都將在下半年投產。
智能網聯汽車尤其是5G汽車,成為車市低迷之中的一道曙光。在中國車市結束20多年來高速增長之際,美國波士頓咨詢集團預測,智能網聯汽車將迎來持續20年的高速發展,到2035年將占全球25%左右的新車市場。
業內普遍認為,相較4G車載模組,5G具有速率高、時延低、容量大等特性,將成為車聯網、智能駕駛等領域的關鍵技術。智能網聯汽車借助5G的低延遲通信、車路協同以及將部分車端計算任務轉移至云端的方式,將降低汽車終端成本。
上汽集團近年來不斷加大5G汽車投入。2019年,上汽與中國移動、華為和上海國際汽車城聯合啟動中國首個“5G智慧交通示范區”建設,預計今年建成并面向公眾開放。今年5月,上汽榮威推出全球首款整艙交互5G量產車MARVEL-R,稱該車率先在行業內實現L3級自動駕駛的量產落地。
不僅是上汽集團,國內外車企巨頭均在搶灘5G汽車。去年4月,華晨寶馬完成了其在沈陽生產基地的5G網絡建設并啟動示范應用項目,成為全球首家將5G技術用于汽車研發及生產的車企。
廣汽新能源旗下新款SUV車型Aion V已搭載華為巴龍5000 5G芯片,將擁有5G+V2X智能通訊系統,預計今年6月-7月上市。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研發的Sharing-VAN正式量產下線,東風汽車官方表示,這是國內首款完全自主研發的L4級5G自動駕駛汽車。
但目前來看,5G在汽車當中的應用仍有限,車路協同設備尚未普及,智能駕駛涉及車輛控制安全,仍高度依賴汽車本地計算。此外,中信建投曾指出,車輛在高速運動過程中,要實現碰撞預警功能,通信時延應當在幾毫秒以內;而且,出于安全駕駛要求,相較于普通通信,車聯網需要能夠支持高速運動基礎上的高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