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發布了《汽車整車企業供應商賬款支付規范倡議》,對整車企業與供應商企業采購合同中的賬款支付相關內容作出明確規范。該倡議旨在推動汽車行業落實《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支持重點車企高質量踐行供應商賬期承諾。最引人注目的是,倡議明確規定整車企業支付賬期自供應商交貨并通過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最長不超過60個自然日。
汽車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競爭壓力被轉嫁、傳導至上游供應鏈,壓低采購價格、延長付款周期等問題凸顯。這給產業鏈、供應鏈健康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為維護供應商企業合法權益,構建“整車—零部件”協作共贏產業生態,在主管部門指導下,17家重點車企已于今年6月公開承諾“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盡管承諾受到廣泛好評,但由于賬款支付涉及環節多、流程復雜,加之各車企供應鏈管理體系存在差異,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尺度不一的情況。
中汽協的倡議主要圍繞四個關鍵環節提出具體要求。在訂單確認環節,倡議要求供需雙方通過采購訂單確定貨物采購事項,并通過交貨通知單約定執行要求。關于交付與驗收,針對行業反映強烈的驗收“卡點”問題,提出車企應原則上在收貨后3個工作日內完成驗收。對于支付與結算,倡議明確賬期起算時間、付款方式、供貨單價未達成一致情況下的處理方式等要求。除了規定60天賬期外,還鼓勵使用現金或銀行承兌匯票支付,對中小企業供應商,倡議全部采用現金或銀行承兌匯票支付。在合同期限方面,倡導整車與供應商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每次簽訂合同的有效期不少于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