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與上海市政府簽約拿地,準備興建工廠;蔚來宣布到9月底已經累計交付3368輛ES8,產能穩步爬升;威馬準備了充足的量產車,預備從9月28日至年底交付1萬輛……
當很多人還在質疑造車新勢力是在靠PPT玩資本時,已經有一部分企業拿出了量產車,這其中既有自帶明星光環的蔚來和威馬,也包括一向低調的電咖、新特汽車等。
過去有人說,造車新勢力企業,不是死于資本就是死于產品,但熬過了這兩關之后,已經開始交車的這些企業就無后顧之憂了嗎?并不是。如何達到規模銷量?如何鋪開銷售渠道?仍有眾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產能與渠道,成交付關鍵因素
當產品訂單達到一定數量級時,產能與渠道成為交付的關鍵因素。
曾經深陷“延遲交付”輿論旋渦的蔚來汽車近日公布交付數據,截至9月30日,蔚來已累計交付3368臺ES8,其中第三季度交付量為3268臺。此外,蔚來9月單月交付量為1766臺,較前月增長約58%。蔚來創始人、董事長李斌表示:“ES8月交付量由7月的381臺增長至9月的1766臺,我們的產能穩步增長。”
而威馬汽車從9月28日開始交付,威馬董事長兼CEO沈暉在交付大會上公布,威馬的交付目標是今年完成1萬輛,明年完成10萬輛。
8月31日,新特首款產品公布了售價
作為造車新勢力的鼻祖,特斯拉的遭遇成為眾多企業的前車之鑒,這家此前一直未產能發愁的企業最近有了新的煩惱——據國外媒體報道稱,特斯拉Model 3車型出現了嚴重的交付問題,許多成品車滯留在鐵路、倉庫中,就是送不到消費者家中。

相比之下,新特汽車剛剛開始交付,在網絡布局這方面已經勝過蔚來、威馬等造車新勢力。近日,新特汽車宣布其線下平臺D.BOX已于海口、濰坊、武漢、貴陽、鄭州、深圳等超過二十個地市開張,并計劃年內向80家落地的目標發起沖擊。
此前,新特汽車CEO先越在接受藍鯨汽車采訪時透露,新特汽車于8月18日舉行了第一次經銷商大會,當時已經在63個城市招募了經銷商,完成了全國銷售網點的布局。
銷售模式難突破,渠道仍為王
盡管汽車電商對消費者而言已經不再陌生,但購買汽車仍離不開下線實體店,售前咨詢、產品體驗、售后維護等功能對消費者來說都很重要。
因此,如特斯拉、蔚來等品牌一直在強調自己的銷售新模式的同時,也需要在各個城市設立體驗中心。今年10月8日,蔚來汽車第11家NIO House在西安開業。威馬汽車則通過在各個城市聯手“智行合作人”的模式,快速鋪開網絡,目前該品牌網點已經覆蓋15座城市。
新特汽車位于的北京體驗店仍在建設中據新特汽車副總裁、銷售公司總經理陳健介紹,考慮到品牌力的建立,新特目前堅持采用單品牌建店的策略。在區域選擇上,目前新特DEV 1從三四線城市入手,織成網狀,包圍一線、新一線城市。不僅如此,據陳健介紹,新特汽車銷售一級戰場將定在河南、山東、河北三大市場。
不同于其他新勢力的直營之路,新特選擇了“加盟”這一條快速擴充渠道的辦法。但主機廠與加盟渠道商的關系一直是主機廠線下布局的核心難點,沒有契合的理念以及共同的努力方向,培育市場也無從談起。面對這樣的問題,新特創新了“經營+運營”的雙軌運行機制,
不同于傳統4S店只賣車、只保養的簡單運維模式,新特還將協同地區經銷商共同創建出行公司,推動其分時租賃以及網約車業務的發展,培育其由渠道商向出行解決商轉型。
10月17日,藍鯨汽車在市場走訪發現,新特汽車已經在北京設立了D.BOX新能源體驗中心,位置在東五環五方橋附近,目前該店正在建設中,不久的將來將投入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