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5月1日,首批4臺比亞迪K8S純電動雙層大巴在上海市金山區正式發車——迎著國內疫情后第一個小長假的旅游熱潮,比亞迪K8S作為旅游觀光巴士投入運營,這也是上海引入的首支純電動雙層巴士車隊,自然引起不小矚目,而游客們對此接受度也頗高。
殊不知,在這番熱鬧的新景象背后,比亞迪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
在賴以起家的動力電池市占率被后起之秀寧德時代超越多年后,比亞迪安坐多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的寶座也在2019年被特斯拉奪走。
與此對應的是,比亞迪利潤的持續下滑。4月21日晚,比亞迪發布的2019年財報顯示,其全年實現營收1277.39億元,同比下降1.7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41.93%,為16.15億元,創下5年來新低。
2020年,比亞迪不甘落后,雄心勃勃地推出了磷酸鐵鋰刀片電池,意圖改變動力電池行業對三元電池的依賴,并將其搭載在比亞迪高端車型漢EV上出售。4月20日,多家媒體報道,比亞迪漢正式開啟預定,預計起售價格為29萬元,包括EV(純電動)、DM(插電混動)兩種版本。
只是,比亞迪兩大業務的主要競爭對手特斯拉、寧德時代勢頭正猛,且正聯手“搞事情”,刀片電池+漢EV的組合拳,能讓比亞迪贏得與二者的競爭嗎?
1、“自衛反擊戰”
在動力電池領域,比亞迪終于再度展露野心和斗志。
3月29日,比亞迪發布采用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刀片電池,將“刀尖”直接對準了三元鋰電池,也被外界解讀為是對走三元路線的寧德時代“亮劍”。
在名為“刀片電池出鞘安天下”的發布會上,比亞迪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直言,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許多企業陷入對續駛里程的攀比之中,導致對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產生非理性的追求,徹底帶偏了動力電池行業的發展路線。
能量密度是決定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在相同能耗、電池包體積或質量不變的前提下,電池能量密度越高,相應地汽車續航里程就越高。
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不如三元鋰電池,加之補貼政策對電池系統高能量密度的傾斜,導致了在新能源汽車里程焦慮背景下,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材料逐漸成為動力電池發展的主流,磷酸鐵鋰電池受到冷落。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累計62.2GWh,同比增長9.2%。其中,三元電池裝機量累計40.5GWh,同比增長22.5%;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共計20.2GWh,同比下降9.0%。
一個典型案例是:走三元路線的后起之秀寧德時代,自2017年起實現了對聚焦磷酸鐵鋰的“電池大王”比亞迪的反超,成為動力電池領域新的霸主。
但磷酸鐵鋰電池的使用壽命和安全穩定性,是三元鋰電池不能比擬的。
“過去幾年,因為電池行業不同企業的技術及品控水平的參差不齊,再加上三元材料本身的特點,電動車的自燃甚至爆燃事件明顯增多,將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電池的安全問題暴露無疑。”王傳福指出。
安全,正是比亞迪刀片電池的“殺手锏”。比亞迪發布會現場播放的測試視頻顯示,當進行針刺實驗時,三元鋰電池發生爆炸和劇烈燃燒;普通磷酸鐵鋰塊狀電池產生大量煙霧;而刀片電池既沒有燃燒也沒有濃煙,表面溫度低于60度。
王傳福更是放出狠話:“搭載刀片電池的新能源汽車,將把‘自燃’這個詞,從新能源汽車的字典中徹底抹掉。”
在提升電動汽車續航上,刀片電池也下了番功夫。它通過結構創新,在組裝成電池包時,跳過了電池模組,將電池包的空間利用率從傳統的40%提升到60%以上。這意味著,在同樣的空間內,刀片電池可以安裝更多的電池,從而提高電池包能量密度,實現在續航里程上媲美三元鋰電池。
真鋰研究墨柯告訴「子彈財經」,刀片電池是屬于制造工藝層面的(創新),本質是方形疊片(電池),這種技術用在鐵鋰和三元上應該都沒什么問題。
“之所以率先在磷酸鐵鋰上使用,按我的理解,可能比亞迪等中國動力電池企業都是磷酸鐵鋰起家的,對于新技術的應用,選擇一個相對把握更大的,會更加安全。”墨柯進一步分析道。
據媒體報道,搭載刀片電池的漢EV,NEDC續航里程最高達到605公里。「子彈財經」對比了解到,這一數據,遠超使用三元鋰電池的國產特斯拉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445公里的續航,與續航達668公里的國產特斯拉Model 3后驅長續航版接近。
不過,很顯然,推出刀片電池只是比亞迪收復動力電池失地的第一招。這位曾經的“電池老大”,在動力電池領域有著更長遠的戰略規劃。
2、動力電池野望
隨著刀片電池發布,比亞迪動力電池業務分拆再度引發關注,弗迪系公司也得以浮出水面。
據王傳福介紹,作為比亞迪旗下獨立子品牌,弗迪系包括了弗迪電池、弗迪動力、弗迪科技、弗迪視覺和弗迪模具等五家子公司,是一個完整的汽車零部件配套體系。
弗迪系中,最受市場矚目的是弗迪電池,它的前身是1998年即已成立的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負責為比亞迪汽車供應動力電池,刀片電池則是弗迪電池發布的第一款重磅產品。
如果說,刀片電池是比亞迪向動力電池市場砍下的第一刀,弗迪電池無疑就是“握刀者”。對于這位“握刀者”的出現,外界猜測,很有可能是為比亞迪動力電池業務分拆上市做鋪墊。
比亞迪拆分動力電池業務醞釀已久。早在2017年5月,就有“比亞迪要拆分動力電池模塊并進行事業部制改革”的消息流傳,當時比亞迪內部一位中層管理人員對媒體透露,“早在去年年初就已經定下來要進行電池業務的拆分了。”此后,王傳福與比亞迪官方均確認,預計在2022年前后把電池業務分拆獨立上市。
但動力電池業務拆分并非易事,對于最新進度,比亞迪證券事務部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子彈財經」,目前拆分仍在積極部署中,影響拆分的原因涉及很多方面,“但可能跟王總(王傳福)說的時間不會差距太遠。”
王傳福寄望通過刀片電池,改變動力電池行業現有格局。“我堅信,刀片電池將改變行業對三元電池的依賴,將動力電池的技術路線回歸正道,并重新定義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標準。”他自信滿滿地表示。
刀片電池能否改變新能源汽車行業三元鋰電池占主流的格局,也是近段時間市場熱議的話題。
墨柯對「子彈財經」表示,刀片電池肯定是汽車電池的一個發展方向,但不會影響鐵鋰和三元的總體發展趨勢,因為目前疊片(工藝)生產效率并不高。
“短時間內,它應用在磷酸鐵鋰電池上,能量密度跟三元523接近,同時更便宜,所以,可能今年磷酸鐵鋰電池的裝機會有明顯上升。但長遠來看,磷酸鐵鋰沒有辦法通過材料的改進來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而三元是可以的。三元現在是以523為主,可能馬上就要過渡到811了,之后還可以過渡到9系,還可以變成四元,能量密度會進一步提高。”墨柯說道。
在墨柯看來,未來,能量密度還是動力電池領域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量指標。在乘用車領域,將來絕對還是會以三元為主,磷酸鐵鋰可能還是只能在電動大巴等它的一些常用領域使用。
3、“大軍壓境”
“幾乎你能想到的所有汽車品牌,都在和我們探討關于刀片電池技術合作的方案。”比亞迪副總裁兼弗迪電池董事長何龍在發布會上稱。
迫不及待地宣告好成績的背后,是比亞迪動力電池對外部客戶的渴求。
回顧比亞迪與寧德時代近幾年來的“你追我趕”,寧德時代之所以能在動力電池上的彎道超車,不僅與押對了跑道相關,更在于和自給自足的比亞迪截然不同的開放戰略。
寧德時代的開放使得它擁有了眾多用戶,同時在電池上擠占了比亞迪的生存空間,快速稱王。比亞迪的封閉,不僅造成自身動力電池發展受限,一定程度上,也使其新能源汽車面臨的危機進一步加大:寧德時代每和一個車企合作,就是比亞迪“敵人”之間的一次強強聯合。
據寧德時代披露,2019年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車型有效目錄共4600余款車型,其中由其配套動力電池的有1900余款,占比約41.5%,是配套車型最多的動力電池廠商。
而比亞迪在2017年逐步開放動力電池外銷后,雖然與長安汽車、東風汽車、成都客車及理想汽車等車企相繼建立了合作關系,但與寧德時代對比,在外部客戶數上仍難以望其項背。弗迪系的成立,則意味著比亞迪從自給自足到開放共享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不過,需要正視的是,雖然比亞迪斗志滿滿,但其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兩大業務上面臨的競爭形勢仍然十分嚴峻。二者屬于相輔相成的關系,新能源汽車銷量增加帶動了動力電池的裝機量,自產動力電池又降低了新能源汽車的生產成本。在發展的早期,這兩項業務可抱團,紛紛登頂。
但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難。在動力電池業務被寧德時代趕超后,比亞迪新能源汽車老大的位置也被特斯拉取代。
2019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共計22.95萬輛,同比下降7.39%。特斯拉的銷量為36.75萬輛,超越比亞迪,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
今年一、二月份,疫情帶來的影響讓已連續兩年銷量下滑的車市更加低迷。
3月份,車市銷量有所反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實現銷量1.23萬輛,重回銷量冠軍位置;但特斯拉僅憑Model 3一款車型即實現銷量1.02萬輛,步步緊逼。在單一車型銷量排行上,Model3比排在第二位的比亞迪秦EV整整多了5094輛。
特斯拉入華設立超級工廠并獲得新能源補貼,為其搶占市場提供了不小助力。顯而易見的改變在于,特斯拉車價的不斷下調。
5月1日,「子彈財經」從特斯拉中國官網了解到,受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最新政策的影響,國產版Model 3補貼后售價再次調整。

(圖 / 特斯拉官網)
由官網信息可見,中國制造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基礎售價調整為291800元,若扣除現行新能源補貼金,補貼后售價為271550元。
此前1月,特斯拉就已將國產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的基礎車價從35.6萬元下調至32.4萬元,按照這個價格來算,本次特斯拉共降價5.2萬元。
從定位來看,比亞迪偏向中低端,而特斯拉一向是高端定位,但比亞迪漢的推出縮小了兩者之間的差距。據媒體報道,漢是比亞迪推出的一款高端車型,預計起售價格為29萬元。由此來看,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車型的價格甚至比漢更低,比亞迪價格優勢不再。
對于特斯拉的來勢洶洶,前述比亞迪證券事務部工作人員告訴「子彈財經」,公司正積極優化產業結構,但未來不會考慮通過大額降價來提高銷售空間,“因為對未來的銷量有信心。”該人士表示。
然而,最為尷尬的是,比亞迪的兩大勁敵寧德時代與特斯拉正聯手“搞事情”,雙方在今年2月份簽訂了為期兩年的鋰離子動力電池供貨協議。
外界猜測,特斯拉將采購的是寧德時代最新研發的磷酸鐵鋰CTP電池,與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屬同一種技術。有業內人士認為,特斯拉的訂單將給寧德時代帶來出貨量20%的增長預期,而寧德時代的電池供應也將為特斯拉提供進一步降價空間。
4、結語
毫無疑問,比亞迪已然腹背受敵。
除了寧德時代,比亞迪還要面臨與國外對手的競爭,松下、LG化學、三星SDI及SKI等動力電池國際巨頭都在積極回歸中國市場,意圖分一杯羹。新能源汽車領域,除了特斯拉,新造車勢力、傳統車企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也勢必會分散市場份額。
高調推出刀片電池、成立弗迪系,奏響了比亞迪動力電池獨立上市的前奏,也揭示了老牌霸主的窘境。在激烈競爭之下,比亞迪不得不妥協,加快開放的腳步,為下一輪廝殺搜尋更強的“彈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