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8日,2018年中國汽車企業創新大會在上海召開,發布了中國汽車企業創新安亭指數,北汽新能源(北汽藍谷 600733)憑借以創新為核心的綜合實力榮登中國汽車(乘用車)企業創新排行榜TOP20,中國汽車(乘用車)企業創新排行榜之自主企業TOP10,乘用車R&D經費、發明專利排行榜TOP10。這也是北汽新能源連續第二年上榜,且是唯一入榜中國汽車(乘用車)企業創新排行榜TOP20的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同時成為首屆中國新能源乘用車企業創新六強之首。
創新,永無止境。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在本次創新大會上表示,北汽將緊抓時代機遇,堅持全面新能源化與智能網聯化雙輪驅動、深度融合,以用戶需求體驗為中心,創新驅動,開放合作,爭做行業發展的新標桿。
中國汽車企業創新安亭指數是由汽車評價研究院主辦,作為中國汽車企業惟一的創新類評價指數,得到了國內汽車產業和經濟創新發展等方面頂級智囊團隊和學術機構的大力支持?!鞍餐ぶ笖怠?由創新投入、經濟產出和技術結構構成創新“鐵三角”, 把定量指標、定性指標都量化為數值,然后統一合成為綜合評價指數,以指數數值大小為標準對車企創新力進行總體評價。開創了中國汽車產業先河,也成為世界范圍唯一一個專注于汽車企業創新方面的評價項目。同時受到國家及地方主管部門、國內外汽車行業協會及研究機構、國內外整車零部件企業、金融機構、新聞媒體等多個單位的廣泛認可,入圍榜單TOP20的企業均代表著中國汽車產業創新能力的領先水平。

北汽新能源是中國為數不多的掌握著整車控制、電池管理、電機控制三大控制系統核心集成技術的新能源車企,也是國內首家獲得三電控制器產品ASIL-C認證、功能安全流程ASIL-D認證的純電動車企。今年,北汽新能源正式發布了“達爾文系統”技術品牌,并一口氣展示了11項解決痛點、提升體驗、腦洞大開的智能電動“黑科技”,率先進入整車人工智能時代。從評價機構獲悉,北汽新能源近些年來研發投入超過39億元,研發投入占比位居行業前列。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創新投入才成就了諸多創新成果,人均專利達到2.5件,甚至超過了很多互聯網企業,證實了此次入選乘用車發明專利排行榜TOP10的實力。
相對來說,北汽新能源在商業模式上的作為更為大眾熟悉,比如率先以主機廠牽頭建設對私和共用充電樁,在國內第一家推廣換電模式實施“擎天柱計劃”,推出面向私人市場的車電價值分離模式,打造“輕享出行”平臺,等等。
不僅如此,北汽新能源還在多領域進行跨界合作,深化創新,牽頭建設了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聯合共建世界級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高地。還與麥格納、戴姆勒等國內外產業鏈伙伴不斷深化合作,構建中國汽車產業最強共同體;加速在新能源化方向的技術共享合作項目,與產業鏈或跨界伙伴緊密聯手建立深度戰略合作關系,全方位、多層次地推動北汽新能源綜合實力的發展。
相信以北汽新能源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繼續強化自主創新能力,提高以創新為核心的關鍵技術的競爭力,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