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車投資過熱導致產能過剩黃世霖表示,這幾年在國家政策和鼓勵引導下,國家的新能源汽車取得了快速的發展。
從2013年2.2萬輛到2017年裝機的整車達到了81.8萬輛,其中市場以乘用車為主,較去年上漲了58%,發展是非常快的,2018年我們預計整體整車的裝車量一定會超過100萬輛。
以北汽新能源為例,這幾年在這個行業的發展過程里面,整車產業力提升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從市場表現,從2015年1萬輛一路到2018年可能會超過15萬輛這樣一個狀態。
黃世霖介紹,車的系列也在不斷增加,我們看里程,充一次電從150公里逐漸到今年主流的都是400公里以上的,從單一的品種一路發展成非常多的系列,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市場推廣過程中的一個縮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個狀態。
動力電池過剩頭部效應明顯除了整車的過剩,動力電池產能過剩也很嚴重。
黃世霖表示,從2013年到2017年,我們整體規劃出來的產能達到了228GWh,但2017年我們只用掉了37GWh,所以從整體來講,動力電池現階段已經表現為部分結構性的產能過剩。
總體的情況來講,龍頭企業優質的產能還是受到客戶的歡迎,但是中小廠商相對技術落后一點的產能消化起來就非常痛苦。我們預計,這樣一個產能過剩的情況可能會延續到2020年以后,所以怎樣優化產能、怎樣提升技術水平,在今后兩三年里還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同時,他還強調,動力電池企業形成的頭部效應已經非常明顯了,裝機量前五的動力電池企業的市場份額2017年是61%,到2018年已經提升到了71%,從前面兩年,寧德跟比亞迪的市場份額來看,從2017年的44%提升到2018年上半年的63%,下半年的情況估計跟上半年差不了太多,所以頭部效應很明顯,出貨量排名前面的企業集中度非常高,我們現在整個生產非常緊張,需求量越來越大。
隨著動力電池市場占有率、電動汽車的增加,安全因素顯得越來越重要,所以寧德時代整個產品從設計安全、產品安全、生產安全、售后安全的保障,從這四個方面來講,確保公司整個在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從設計到生產、到使用、到售后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產品設計理念。
他還表示,這幾年銷量增長非常快,到2017年,寧德時代的銷量接近12GWh,隨著乘用車數量的增加以及海外品牌產品的增加,寧德時代在未來動力電池的銷量上還是會保持非常快速的增長。
未來來講,寧德時代對動力電池會專注在下面的四個方向,盡量在這些方面把技術做到世界第一。
1.超高能量密度的電池。根據國家“十三五”目標,要做到300瓦時/公斤的目標,目前寧德時代在磷酸鐵鋰電池方面,2018年要做到160瓦時/公斤,2020年預計會超過180瓦時/公斤。在三元上來講,今年量產的要做到240瓦時/公斤,到2020年大批量生產的大概是在270瓦時/公斤以上。
2.大力開發長壽命的電池。其中,將來用在儲能上的電池,寧德時代要做到單體循環超過15000次這樣的目標,使用壽命達到15年以上,在乘用車上來講,大概要做到對用戶的承諾,比如說在出租車里面要做到5年50萬公里這樣一些承諾。
3.多重的安全可靠的技術,確保寧德時代的產品是絕對安全可靠的。
4.超強的環境適應性。將來電池一個是我們在電池包里面一定都要做IP68這樣的等級,二是使用溫度范圍會放到零下30度—60度。
此外,黃世霖介紹,寧德時代非常重視快充技術。今年下半年開始,寧德時代的出貨原則上都可以做到15分鐘進行快充的樣子。將來如果有需要的話,我們希望10分鐘就可以充滿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