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3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工信部將加快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目前,規劃的研究工作已經完成,已經上報國務院了。
他指出,工信部將鼓勵企業研發新型充電和換電技術,探索車電分離的模式應用,他強調,車電分離的“換電”模式將大大降低消費者的購車成本,緩解消費者對續駛里程的焦慮感,實現新能源汽車在城際之間行駛。

他介紹,現在車開進換電站后開出來只有不到3分鐘,已經低于加油的5-8分鐘;電池運營公司對電池集中進行監測、養護與管理,有利于延長動力電池的壽命,提升電池的安全性;利用峰谷電價的差別可大幅降低充電成本;消費者可以根據每天的行駛里程考慮當天租多少電,而不必帶著沉重的400公里電池行駛;換電模式也解決了一些老舊小區無法安裝充電樁的問題。
加快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
發布會上,辛國斌指出,1-6月份,我國汽車產銷都超過了1000萬輛,下降幅度還在兩位數以上,至少比傳統汽車高1倍。工信部和有關部門對此高度重視,工信部牽頭組建了跨部門的制造業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的工作專班,把汽車產業作為一個重點領域予以扶持。
他表示,未來要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工信部將加快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目前,規劃的研究工作已經完成,我們現在已經上報國務院了。進一步堅定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信心,進一步明確發展目標。”
同時,工信部將進一步發布實施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的行動計劃,準備在公交車、出租車,城市物流車,包括環衛的清掃車等方面,進一步推動電氣化。
“我們很多城市已經完成了這方面的電動化改造,像深圳公交車全部改成電車了。像北京也是有一部分公交車是采用了電車,出租車里面也有一大部分是新能源車,我們還要進一步推動。現在,城市物流車要改成新能源汽車,這種需求還是比較高的。”
同時,工信部還將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的下鄉活動,加大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力度。

辛國斌介紹,目前,汽車產業規模全球領先,產銷量連續五年位居世界首位,累計推廣的新能源汽車超過了450萬輛,占全球的50%以上;主流車型的續駛里程基本上都在400公里以上,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也達到了250瓦時/公斤。
另外,整個產業發展的體系也漸趨完善,新能源汽車的基礎材料、電池、電機、整車、電控、生產裝備等產業鏈上下游基本實現了貫通。產業配套環境也不斷優化,全國已累計建設充電站3.8萬座,換電站449座,建設了各類充電樁130萬個,其中公共充電樁55.1萬個,私人樁74.9萬個。同時,我國還建成了“十縱十橫兩環”4.9萬公里高速公路快充網絡。
“過去大家都擔心,新能源汽車能不能出城,能不能在城際之間跑?現在我告訴大家,不用擔心,可以跑了,我們很多高速公路有加油站的地方就有充電站,所以出行是有保障的。”
鼓勵發展車電分離的“換電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辛國斌也指出,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與群眾的出行期盼、產業升級要求還有不小的差距,還存在創新能力不強、核心技術差距、整車成本偏高、充電不夠便利等突出問題,尤其是很多消費者還是對續駛里程有焦慮感。
點擊查看源網頁他強調,充電和換電都是電動汽車的能源補充方式,各有各的優勢,各有各的使用領域和消費群體。從當前來看,新能源汽車雖然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是還仍然處于產業的發展初期。技術路線、商業模式還都在探索和變化當中,工信部將鼓勵企業研發新型充電和換電技術,探索車電分離的模式應用,來滿足不同市場的需要。

辛國斌特別強調了探索車電分離的“換電模式”和“混電模式”的必要性。
第一,混電模式實現車電分離后,可以大大降低消費者購車的成本。他指出,新能源汽車雖然國家有補貼政策,但是相對來說還是偏貴。而且這種國家的補貼政策已經明確了退坡時間表:原來是到今年底退坡完畢,由于疫情的影響,決定推遲退坡進度。他強調,車電分離可以大大降低消費者的購車成本。
二是可以增加消費者出行的便捷度。辛國斌指出,換電池時間甚至比加一箱油的時間還要短。工信部做了一個比較,比如現在換電站,車開進去開出來不到3分鐘,而加一箱油沒5-8分鐘是加不完的。所以,換電實際上只要習慣了,是很便捷的。
三是由電池運營公司對電池集中進行監測、養護與管理,有利于延長動力電池的壽命,提升電池的安全性。辛國斌表示,消費者買新能源車很多人只管開,對車的關心和關注、養護就并不及時到位。電池其實也是一個非常脆弱的組件,除了電池單體之外還有電池包的管理問題,技術上要求很高,在使用過程中也需要及時養護、檢測,否則在充電過程中和充電后的一個小時有較大風險,一旦熱控制管理不好,就可能出現爆燃。

“即使有這種問題,我也可以告訴大家,新能源汽車自燃率比傳統車還是要低的。由電池運營公司集中管理,可以提高電池的安全性。實際上很重要的是觀念的轉變,傳統車去加油站加油,這是理所應該的、正常的,那么新能源車、電動汽車換電池、租電為什么不可以呢?”
四是利用峰谷電價的差別來降低充電成本。辛國斌介紹,現在新能源汽車往往是晚上開回家充電,在用電高峰期充電,此時用電的價格就比較高,如果是電池運營公司來管理電池的話,完全可以利用峰谷優惠電價這個時間段來充電,降低租電池的成本。
五是可以根據每天的行駛里程考慮當天租多少電。辛國斌表示,現在新能源電動汽車基本續駛里程是400公里,一輛車里一組電池六七百公斤,占車重占比很高。其實多數人每天行駛不會超過50公里。如果每天跑50公里,就租用50公里的電池,不用背著400公里的電池去跑,車重會大幅度減輕,耗電也會大幅度減少。
六、這可以解決老舊小區充電樁建設難的問題。辛國斌表示,現在大家買新能源車還有一個顧慮就是,住在老的小區里要建一個充電樁非常困難,這個小區的電壓負荷不夠,而擴容又面臨著成本無法攤銷的社會難題,如果采用換電模式的話,這個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點擊查看源網頁此外,辛國斌指出,換電模式還可以催生出一些新的服務業態。“業界如果采用換電模式,搞一個換電車,在大街上游弋,誰提出換電,可保證10分鐘內送到,其實在技術上沒有任何問題,這可能會催生一些新的服務模式。”
他表示,推進這種換電模式仍然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車輛的總體設計,電池箱要規范統一,要有國家標準,對電池同樣也要提出標準化的要求,不管是軟包還是硬包,是方形的還是柱狀的電池,都應該規格規范化。另外,電池的插接這些裝置也都要實現規范化,這是需要進一步探索的地方。但從技術角度上講,應該都沒有太大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