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汽車,這家擁有百年歷史的汽車制造商憑借近期在中國市場上的出色業績表現,極大程度地消除了外界——尤其是投資者對該公司發展前景的疑慮。
福特汽車上周公布的2020年二季度在華銷售情況顯示,這家美國汽車制造商于上述考察期內在中國市場上共實現新車銷售158589輛,同比增長3%,環比增長幅度則接近80%。
這幾乎與中國汽車市場的整體發展趨勢保持了同步。中汽協上周五表示,中國汽車業反彈幅度強于預期,兩年來首次實現季度同比增長。

在華銷量回升的全球效應
上個季度,福特汽車在中國市場上所取得的銷量回升對這家總部位于底特律的跨國汽車企業來說具有提振信心的重要作用。
福特汽車今年4月公布的一季度在華銷售業績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該公司在中國市場上共銷售新車88770輛,同比下降34.9%。福特同期在美國的銷量同樣因疫情導致的市場需求減少而經歷了近13%的下滑。
受此影響,該公司一季度全球銷量下降幅度達到了20%。
“相較美國市場,中國汽車市場更快地從這場全球性公共健康危機中恢復了過來。這也意味著,中國市場當前在福特全球戰略中的重要地位將無可取代。”披士訊咨詢公司汽車行業分析師陸帥說。
福特汽車此前公布的二季度美國汽車銷量顯示,該公司當季銷量下降33.3%,其中除了探險者SUV和Ranger皮卡外,福特品牌旗下每一款車在第二季度都出現了銷量下滑。
作為福特汽車的本土市場,美國的疫情目前尚未得到徹底控制,大部分消費者依然閉門不出,而經銷商和工廠的復工情況也仍不樂觀。汽車研究公司Edmunds及TrueCar數據顯示,二季度美國整體汽車銷量預計下降約34%。
盡管福特汽車正處在面向未來出行的轉型過程中,但新車銷售業績表現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該公司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7月10日,福特二季度在華銷量公布次日,該公司在紐交所的股票價格一路飆升。截至收盤,其每股股價上漲4.45%,至6.1美元。
這與資本市場此前對該公司的態度形成了鮮明對比。
今年3月,福特汽車股價跌至4美元,系近十年來該公司股價的最低水平。穆迪及標準普爾隨即將福特信用評級先后歸入“垃圾級”水平。疫情對該公司新車銷量的抑制被認為是下調其投資預期的重要原因。
眼下,中國汽車市場似乎為這家老牌汽車制造商即將做出的“翻身”動作提供了支撐。
“過去幾個月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對汽車制造商、供應商、經銷商均造成了巨大沖擊。”位于弗吉尼亞州亞歷山大市的私人金融和投資咨詢公司The Motley Fool在一份寫給投資者的批注中表示,“而對這一領域的投資者而言,中國汽車市場早于預期的恢復將給他們帶來一些希望。”
The Motley Fool在其批注中特別引述了福特汽車上個季度在中國所取得的銷量反彈,并以此為論據論證全球汽車市場可能發生類似的復蘇。?
持續的新車輸出
福特汽車在中國的銷量重振并非意外收獲。持續的高頻度新車輸出被認為是促進此番銷量增長的直接原因。
“雖然中國汽車市場正處在向存量市場轉變的過程中,但其銷量增長仍主要依靠新車驅動。”戰略咨詢公司羅蘭貝格全球合伙人方寅亮在去年年底談及福特品牌在華經營情況的時候表示。他認為,推新速度慢是福特品牌一直以來的“頑疾”。
今年上半年,福特汽車似乎嘗試通過兩家合資企業,用一系列新車改變“方寅亮們”的印象。繼去年12月底推出福特銳際之后,長安福特今年又在此基礎上增加了聰慧版車型,在提升產品互聯屬性的同時,進一步降低入門門檻。
第二季度,上述車型共實現銷售11290輛。就一款處在銷量爬坡期的新車而言,福特銳際的銷售表現令人滿意。
第六代全新探險者的引入則幾乎構成今年福特品牌在中國市場上的最大事件。該車型經歷五代更新,在全球市場上積累了大量擁躉。?
6月中旬正式上市后,這款在40萬元級別內唯一全系采用縱置后驅動力布局的新車,在短短兩周即收到超過2000張訂單。
作為福特汽車在華的另一家重要合資企業,江鈴汽車在上述考察期內的新車投放同樣密集,其中包括福特領界S、福特途睿歐、順達小卡、新全順汽油國六版、域虎9柴油版、凱運藍鯨等產品。
其結果是,福特在華兩家合資企業均在二季度獲得了銷量增長。
今年4-6月,福特全國銷售服務機構(NDSD)實現新車銷售57461輛,環比增長43.7%。
福特方面同時表示,近期幾款新車的推出令中高端車型在其總體銷量占比得到大幅上升,“在改善產品結構比例的同時,也帶動了經銷商盈利水平的明顯提升”。
江鈴汽車二季度銷量則達到80224輛,同比、環比分別增長33.8%和117.4%,創下企業歷史上同期銷量新紀錄。其中,JMC自主品牌車型在二季度的銷量同比增長31.8%,并且實現環比增長116.1%。
福特汽車旗下豪華汽車品牌上半年也進入了產品密集投放期,全新林肯冒險家Corsair、轎車MONO系列、領航員2020款、長軸總統版、MONO限量尊耀版以及全新國產林肯飛行家Aviator先后上市。
受此推動,林肯品牌二季度銷量達到13897輛,較去年二季度同比增長12%,較上季度環比增長128%。同時,該品牌在上一季度內連續3個月實現單月銷量環比上漲。
順應中國市場的決策
在新車銷售數攀升的背后,福特汽車“更福特,更中國”的在華發展戰略似乎正在發揮積極作用。
該公司二季度在商用車領域所獲的成功為這一判斷提供了佐證。
作為福特品牌商用車型的當家車型,福特全順二季度和6月份的銷量分別實現同比增長60.9%和36.5%,且較上一季度環比增長117.6%。
此外,JMC品牌商用車型二季度取得全系車型均取得銷量同比增長。其中,JMC輕卡車型二季度銷量同比增長58.3%,創下歷史最佳季度銷量,而JMC特順輕客和域虎皮卡二季度銷量同比分別增長23.5%和1.8%,雙雙創下最好二季度銷量成績。
“在疫情后的復工期內,物流行業是最早復蘇的行業之一。”陸帥與界面新聞分享了他的觀察。今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為物流行業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以加速其復工復產。
“此后,官方還對個體工商戶予以支持。在這種情況下,市場對于商用車的需求最先回升。”陸帥進一步分析道。他認為,福特充分利用了合資企業江鈴汽車在商用車制造、銷售方面的行業優勢,此舉反映了該企業對中國市場發展趨勢的動態化響應。
提升SUV及皮卡車型在銷量結構中的比例,同樣揭示了福特汽車對中國市場的深度觀察。
截至全新探險者正式上市,福特品牌已在中國市場上形成了由翼搏、翼虎、領界、銳際、銳界、撼路者、探險者等車型構成的本土化SUV產品序列,覆蓋從小型SUV到中大型SUV的絕大部分細分市場。
得益于完整的產品譜系,福特品牌SUV車型二季度銷量迅速回升。盡管依然受疫情影響,但其銷量仍較去年同期持平,并環比一季度增長82.1%。
在皮卡方面,江鈴汽車今年1-6月在皮卡市場份額環比上升3.2%。此外,類似上海這樣的特大型城市于近期放寬了皮卡的注冊登記條件。這對擁有全球最暢銷的F系列皮卡產品的福特品牌來說,顯然也是一個重大利好。
從戰略層面增進對SUV及皮卡的重視同樣符合福特汽車自身的發展利益。
The Motley Fool在對中國汽車市場的描述中提及,“作為一個日趨成熟的市場,中國汽車市場也正逐漸向高附加值、高利潤的車型發生傾斜”。
這一描述符合福特汽車對汽車消費行為的長效預期。事實上,在北美市場上,這家汽車制造商已開始對產品線做出類似調整。
在“更中國”中見“更福特”
“從福特汽車近期在中國的舉措來看,他們正為更大規模的業務重振打基礎。”陸帥說,“在電氣化產品方面的投入就是其中一例。”
在中國市場上,福特投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時間較晚,但在過去一年的時間內,這家汽車制造商加快了相關產品的投放節奏。
截止目前,該品牌推出蒙迪歐PHEV及領界EV等新能源車型。而工信部近期公布的申報信息顯示,一款銳際插電混動PHEV也即將上市。此外,福特方面確認,該品牌首款面向全球市場的純電動SUV——Mustang Mach-E預計將于2021年被引入中國市場。
陸帥認為,雖然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銷售規模仍難以與傳統動力車型相比,但其潛在的增長空間很大。“加之政策支持及環保規定的日趨嚴格,電氣化是中國汽車市場必然的發展趨勢,”他表示,“因此對福特品牌來說,加大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參與度,其實質是投資未來。”
對于未來,這家擁有117年歷史、曾用流水生產線普及汽車從而徹底推動美國乃至全球社會發展的企業至今仍保持著行業新玩家也不曾有過的追逐姿態。盡管在這家美國汽車制造商現有的車型先賢祠中,人們不難看到膾炙人口的Mustang和連續38年蟬聯美國最暢銷車型的皮卡王者F系列。
但在企業底蘊的柱石上,福特似乎在塑造更高的建筑模型。持續深入的研發投入或許可以從一個側面體現亨利·福特的后繼者們在內心中所保有的這種迫切意愿。
據統計,2019年福特在美國申請的專利數不僅位居車企第一,還超過了比亞馬遜,高通,谷歌等知名高科技企業。
“至關重要的,是福特品牌始終堅持的哲學——真正面向大眾市場去設計、生產產品,用極致的效率把創新技術帶給更多消費者。”在該汽車制造商內部,類似的表述方式正在當今的汽車行業語境中對每一位員工起到引領作用,后者也嘗試據此在全球各大市場上向當地消費者輸出“更福特”的理念。
而在情況各異的區域市場上,福特希望也必須給出更具針對性的策略。在全球最大汽車市場,“更中國”的戰略應運而生。
在中國,消費者曾用購車行為對這家從西方遠渡而來的汽車制造商提出了誅心一問:福特如何讓好產品、好技術真正受到更多中國消費者的喜好?
如今,答案似乎很清晰:加速品牌的本土化進程無疑是制勝中國的重要方式。在本次被納入長安福特體系實現國產之前,福特探險者長期以進口車形式在中國市場上得到銷售。此外,林肯品牌也于近期迎來了第二款國產車型——全新林肯飛行家Aviator,后者剛剛在長安福特杭州工廠開始生產。
對福特而言,國產化一方面將有效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進一步擴大其收益空間,同時還可規避匯率風險以及因國際關系引起的稅制風險。另一方面,更低的入門價格也將在潛在客戶之間釋放更大的聚客能力。
以福特探險者及林肯飛行家為例,上述兩款車型在中國實現本土化制造后,其入門價格分別較國產前下調10.3萬元及11.82萬元,降幅達到25%和19%。
從這種意義上看,通過“更中國”的產品國產化,福特汽車同時也在當地市場上展示其“更福特”的一面。
“從1908年T型車問世起,福特就立志用最好的材料,由最好的員工,為大眾制造人人都買得起的好車。而借由國產來提升產品在中國消費者之間的易得性,顯然很符合福特品牌的創立初心。”陸帥評價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