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新能源汽車網獲悉,作為第四個跨入千萬輛俱樂部的成員,東風日產僅用了15年。
近日,隨著第一輛軒逸·純電從生產線上緩緩駛下,東風日產正式達成了1000萬輛產量規模。
1000萬產量對車企而言究竟意味著什么?
從已實現千萬輛產量規模的上汽大眾、一汽-大眾以及上汽通用來看,其不僅是國內銷量及保有量最高的汽車品牌,也是一種品牌力的象征。從0到1000萬輛,有的車企用了30年,有的用了23年,而最短的,也有17年。
東風日產的15年,創造了新的記錄。事實上,在過去15年里,東風日產不斷地再刷新著行業記錄:成立5年東風日產便達成100萬產銷規模;成立10年其累計產銷已達450萬輛;從合資之初年銷車僅有6.5萬輛的規模,到如今年銷112萬輛的跨越,東風日產用了業內至短時間來完成。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整體汽車市場增速放緩的大勢下,東風日產依然實現了穩健增長,以致超越了多年位居合資品牌銷量第四名的北京現代。
“東風日產花都工廠為日產汽車在中國的發展做了重大的貢獻,我們將以導入最新的電動車為起點,向下一個‘1000萬輛’目標沖刺。”日產汽車公司(下稱“日產汽車”)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西川廣人如是說。
駛入電動化賽道
作為東風日產第1000萬輛的下線車型,軒逸·純電的意義非凡。
軒逸·純電不僅是主流合資車企的首款純電動車,也是日產首款面向中國市場的全新電動車。據介紹,軒逸·純電與日產聆風系出同門,在日產E-Platform全球專業電動車平臺研發,融合了全球專業純電平臺與中國旗艦家轎的優勢基因。
軒逸·純電基于現款軒逸汽油版車型打造,搭載一臺80千瓦的電動機,寧德時代電池,綜合工況下續航里程可達338公里,補貼后預售價格為16.6萬元。
除此之外,按照東風日產的規劃,在2022年前將導入包括純電動汽車在內的10款以上新產品。
智行科技戰略落地
在后千萬輛時代,東風日產開始全面謀篇布局,積極搶占新能源領域的“智”高點。
2018年,東風日產正式進入日產智行科技(NIM)行動元年,為應對市場消費升級,東風日產先后成立了移動互聯部與智聯開發部,在移動互聯戰略、車聯項目推動、智能自動駕駛、車聯服務運營、移動互聯大數據運用等方面強勢發力。
從軒逸·純電開始,未來,日產最先進的EV、e-POWER和VCT等動力技術都將陸續導入,至2022年將導入不少于5款電驅動車型,挑戰銷量30%的電驅動化占比;此外,結合日產智聯技術,發布東風日產自主研發、主流合資車企中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車聯網系統——“智行+”車聯系統,以勁客智聯版為開端,也將在2018年完成全車系主力車型的搭載。
在打造技術日產的形象的同時,東風日產還提出了“技術創新”、“文化傳承”的雙核驅動發展路線。
“‘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隨地亂滾,文化就是那根柔軟又強韌的細線,將珠子穿起來成為社會’。東風日產的這根細線,核心特質是‘融合’和‘創變’,這也是東風日產持續經營的動力、戰略的基石,更是東風日產獨有的核心競爭力。”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陳昊說道。
在技術與文化的雙輪驅動下,東風日產的下一個目標,是挑戰合資品牌TOP 3。年度銷量達到160萬輛,在合資非豪華陣營中市場占有率超12%,品牌好感度、客戶滿意度、企業經營質量、產品質量均進入前三的目標。而這一計劃的的時間節點,將是202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