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Smart自1998年上市以來,到去年九月份的產量已經達到200萬輛,但在其家鄉歐洲市場,Smart的銷量還是捉襟見肘,甚至未達到寶馬旗下小型車品牌Mini銷量的一半。
在一些擁擠的大城市,如羅馬、巴黎及巴塞羅那,ForTwo這類小型車的需求量依然旺盛,主要因在擁擠的街道上,小型車無論是轉彎或者是垂直于街道停車都較為方便。
Smart此前曾試圖提高旗下兩座車型的品牌認知度,但無果而終。十年之前,Smart曾想要推出小型SUV,但最終因面臨巨額損失而擱置,兩年之后,Smart也開始生產敞篷汽車和四座轎車,而最終也不了了之。
Smart 2005年和2006年為重組Smart總計投資了22.4億美元,CEO Dieter Zetsche表示,對于第三代ForTwo和ForFour的復興來說,最好的方式便是與雷諾建立合作,而這也造就了戴姆勒和雷諾日產日后創世紀的合作。
去年,受軟頂版For-Two發布的影響,Smart盡管在歐盟地區的銷量同比上漲11%至102,400輛,但截至到今年前四個月,Smart在該地區的銷量跌幅達到8.2%,而市場份額也跌至0.6%。
Smart品牌全球負責人Annette Winkler也證實了不會生產小型跨界車的猜想,但本月將會在歐洲發布電動版的ForTwo和ForFour。由此看來,Smart的戰略焦點似乎已經發生了轉變,已經不再是為了提升銷量而推出新車型的衍生物,而是通過牢牢抓住自己的核心業務,將財政風險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未來將通過基于APP的服務來增加財政收入,如汽車包裹派送服務“ready to drop”和私人汽車共享服務“ready to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