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加速拓展,即將迎來的“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科技引領和支撐。對于汽車產業而言,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數字化與電動化。如何抓住產業數字化賦予的機遇,與電動化相互融合,形成產業持續發展的新動能,是行業“十四五”時期的重要課題。

引領者肩承時代使命。“一汽-大眾身為中國汽車產業引領者,積極響應國家和時代號召,主動擁抱產業變革浪潮,創新求變,將電動化和數字化轉型上升至企業發展戰略高度。”11月18日,在一汽-大眾“電動化、數字化”高峰論壇上,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一汽-大眾董事、黨委書記、總經理劉亦功表示。2020創變之年,一汽-大眾在電動化和數字化轉型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為助力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價值借鑒。

? 全面引領數字化轉型 形成不可復制核心競爭力
新時代是數字驅動的時代。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汽車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既關乎產業自身的發展,更關系到國家數字經濟戰略的推進。“在汽車數字化建設、產業新生態構建等各方面,一汽-大眾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世界汽車組織主席 付炳鋒在論壇上指出。

在數字化方面,一汽-大眾的確起到了引領作用。不僅進行了全面的組織和人才數字化變革,也實現了生產體系的數字化轉型。為打造數字化組織體系,一汽-大眾專門成立了成都研發中心、長春研發中心和AMS運維中心,并制定以“能力三角形”為核心的能力戰略,打造從業務規劃、產品規劃到系統自主開發的全棧數字化能力;組織數字化是起步,人才數字化是基奠。“選拔并輸送60名業務人才進入阿里進行全方位培訓,將數字一體化團隊輸送到華為訓戰。”類似這樣人才穿透式能力提升培訓活動,一汽-大眾開展了很多。
而在生產運營領域,一汽-大眾創造性的提出了“數字三胞胎”概念。它把供應鏈基于運行、管理和規劃三個業務維度劃分為實體、信息和虛擬供應鏈三個部分。在“數字三胞胎”理念的指導下,一汽-大眾又為Jetta品牌設計了E鏈方案,使得供應鏈成本每年下降近億元。
從組織架構到人才培養再到生產體系,一汽-大眾實現了數字化的全覆蓋,這在汽車行業、企業中絕無僅有,是企業不可復制的競爭力。而這也是未來企業發展所必須具備的核心能力,因為汽車產業經歷了上百年發展,以傳統整車企業為中心、大規模生產和大規模銷售模式為主導的傳統汽車產業格局正在被打破,而以大數據、智能網聯等現代信息技術為引導的汽車數字化正在上升至國家戰略,這要求汽車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刻不容緩。
? 電動化駛上快車道 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添薪蓄力
“汽車產業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個變局是誰引起的?首先是電動化,進而推進了智能化、數字化、軟件化。”清華大學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汽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顯君強調。電動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也成為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劉亦功認為,在電動化和數字化兩大方向的指引之下向高質量發展,首先需要加強國際國內合作,攜手打造充滿活力的新能源產業生態。
之所以強調產業合作的重要性,原因在于,在中國汽車產業更加開放的市場環境下,資源的整合與優勢互補更利于產業、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事實也是如此,經過幾年的布局,綜合各方優勢資源,一汽-大眾已經打造了足夠強大的體系能力,實現了電動化的全面突破。
如今,MEB佛山工廠已經“開花結果”,首款純電SUV產品ID.4 CROZZ就誕生于此。“明年,一汽-大眾首款MEB車型和豪華純電動C級SUV產品都將投入市場。未來,一汽-大眾還將持續投放A、B級SUV等新能源產品”一汽-大眾產品管理總監張之昧說。不僅如此,摩斯智聯和摩捷出行雙“摩”并進,帶來了車聯網的進階;與華為、阿里、寧德時代等合作伙伴深入合作,則進一步開發出了更具創新化的技術解決方案。

一汽大眾進行的這一系列的創新變革,不僅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強大支撐,也是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不可多得的可借鑒的范本。
三十而立啟新程。正如李顯君所言:“在顛覆性創新時代,切忌站在舊軌道看新軌道,切忌用昨天的思維做今天的事。”一汽-大眾顯然已經帶著新思維邁上了新軌道。在未來的產業競爭中,可以預見,依托深厚的體系實力和領先的技術創新能力,一汽-大眾也必然續寫在燃油車領域的輝煌,成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頭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