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新能源汽車網獲悉,人工智能公司westwell西井科技13日舉辦了“新物種,啟動!”無人駕駛品牌暨產品發布會,正式推出全新自動駕駛品牌——Qomolo逐路,并發布全球首款真正意義的全時無人駕駛電動重卡 Q-Truck。該車采用開創性的無駕駛室整車設計,可應用于港口、物流園區,礦版,高速等多場景。
同時,西井科技也正式對外宣布已和三家A股上市公司:振華重工((600320)、珠海港 (000507)、西藏珠峰(600338)等達成深度合作。
全新自動駕駛品牌——Qomolo逐路
在西井科技看來,AI新技術要想要成為真正創造價值的應用,一定要解放生產力并找準商業落地。“AI in all”,如何推動AI和各個行業、產業結合,正是西井科技的AI之道。
西井科技CEO譚黎敏在發布會上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一家有溫度的,以人工智能為垂直領域方案提供商!”
Westwell品牌主張正是“From Human to Human取智于人,用智于人!”矢志于用AI為用戶改變業務模式并創造更多價值。
以AI底層芯片和底層算法為起點,西井科技2016年選擇進入港口行業,通過Ai芯片的本地前端的處理能力,為用戶帶來了智能理貨產品。
2016年收獲首個智慧港口訂單后,西井科技發現港口最大的痛點來自港口內的水平運輸,即港口集卡的人力開銷和勞動力斷層問題。
2016年11月,公司開始組建了無人駕駛團隊。憑借技術+業務層面的優勢,開始深耕細分的港口行業市場。
“在大部分自動駕駛公司還在為落地犯難的時候,我們卻在打造做深做透一個垂直行業解決方案的過程中,越發清晰了自動駕駛的落地前景。”譚黎敏說。
2017年10月,公司與全球知名港機巨頭振華重工建立長期合作伙伴關系。2018年1月,與振華重工合作研發的全球首輛自主駕駛無人跨運車問世。 2018年8月,公司助力振華重工1過3跨運車完成單車“智”動化。
2018年1月,西井科技又與廣東珠海港完成全球首輛港區作業無人集卡的第一箱作業。
2018年6月,公司全電無人駕駛集卡量產車頭完成開發,目前已可根據訂單隨時生產,50臺以內生產交付周期僅需1個月。
2018年8月,西井科技與A股上市公司也是中國最大的鉛鋅礦企業之一——西藏珠峰(600338)達成戰略合作,并收獲了首個自動駕駛礦車訂單,雙方未來將攜手打造中國礦業首個全局化人工智能智慧礦場。
“當我們在自動駕駛領域,擁有如此眾多的一線客戶的時候,所以,我們覺得是時候,打造一個專屬的無人駕駛品牌。”譚黎敏發布會上正式宣布推出了Qomolo逐路 品牌,“預未來,馭未來Driven to Tomorrow Driven the Tomorrow。”
全時無人駕駛電動重卡Q-Truck
在眾人的期盼目光中,發布會的主角,堪稱自動駕駛汽車新物種的全時無人駕駛電動重卡——Q-Truck現場收獲了一大波關注的目光。
西井科技介紹,Q-Truck將是全球第一部真正意義的多場景全時無人駕駛重卡,讓人工智能+工業時代的重卡,對于場景的適應性變得前所未有的靈活與高效。
無駕駛室模塊化設計
從外觀看,Q-Truck顛覆式采用開創性的無駕駛室整車設計理念,車頭來自樂高積木靈感的模塊化設計,簡潔的明快的車身設計,加上炫酷的飛翼一體式Led高流明度車燈,讓工業氛圍融入后現代的北歐設計感,從此工業不再只有實用性的這一種考量。
正如譚黎敏宣稱,“我們從未思考過如何和傳統卡車進行競爭,從一開始,我們探索的便是,如何創造一部能更好滿足特定場景下所有需求的新物種”。
據悉,用戶可以根據自身的使用需求,無需磁釘等輔助設備,自由選擇電池電量,傳感器等的組合方式,多口徑可定制化標準拖掛鞍部,適應各個廠商及用戶不同使用場景下的拖掛需求,靈活部署實現真正的人工智能化無人駕駛。
根據西井科技公布的Q-Truck性能參數,該車可實現小于2cm得車輛精準控制系統;Max-plus 80噸超大負荷載重;35km/h—90km/h的低速/高速場景自定義驅動系統;最大1500牛米扭矩發動機,不僅提供高載重下的順暢起步,更可滿足15%的最大爬坡率,從容應對各種復雜場景下的負荷作業。
全棧式無人駕駛六大技術
與傳統汽車相比,Q-Truck將從六大技術層面實現全棧式特定場景的無人駕駛:高精度矢量地圖構建技術、車輛底層線控技術、獨特的環境辨識技術、高精度車輛定位、局部路徑規劃、車輛及運行數據管理平臺。
據悉,Q-Truck設有專門的QBrain處理平臺,具有強大的并行處理能力,將以5ms極低延時的實時響應,實現1080p的畫面精度下,對8路視覺及6路激光與毫米波數據的融合,進行環境感知與決策。
而EPP(Extreme Precise Position)高精度定位體系,實現高達2cm的場內定位與控制,以及0.5度轉向偏差的高精度控制。幫助達到在業務場景下,95%以上的精準停靠一次完成,從而大幅提高40%的整體作業效率。
同時,Q-Truck整車系統,包括自動駕駛感知系統,自動駕駛控制系統,車輛電池管理系統等,可完全滿足嚴酷的室外作業要求,無論高溫還是低溫,亦或是暴雨天,白天或是夜晚,實現全天候的24小時作業,保證作業效率不受天氣因素的干擾。
在車輛及運行數據管理平臺,Q-Truck開創性地打造WellGNS-3D智能交互平臺,包含了任務調度、車輛管理、遠程監控、數據分享等情況,更便于作業方高效管理。
多重預警及安全防護體系
在無人駕駛最關鍵的安全防控方面,西井科技通過領先的智能預警處置系統以及多重安全防護提醒,通過智能科技的自我學習和判斷,相對傳統車輛,可讓Q-Truck安全系數提升數十倍。
發布會上展示的這輛Q-Truck搭載視覺攝像頭、16線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多套工業級傳感器,經過嚴苛環境下的大范圍工業測試驗證,從-35度到60攝氏度、從暴雨天到干旱天,在惡劣環境下仍能保持穩定作業。
通過多傳感器融合技術,Q-Truck已經實現360度范圍內至少兩套以上的感知傳感器全覆蓋,最長檢測距離可達150米,真正實現無盲點全覆蓋。此外還能有效識別范圍內碼頭人員、設備狀態并預測,滿足安全作業。
在遇到宕機等情況下,Q-Truck的多冗余穩定控制安全系統,可頂替并感知周邊環境執行靠邊停車,并向系統上報狀態并實現應急處理。
當場內車輛遇到突發故障,無法正常行駛時,可通過i-Emergency智能互聯救援系統
,指派另外一輛Q-Truck,自動對位故障車輛,并拖至維修區,所有的過程都無需場外車輛進入。
遭遇不尋常交通狀況或惡劣氣候,Q-Truck遠控系統也能實現人工接管,通過場內通訊系統,對車輛進行緊急停車等遠程控制。
針對客戶不同的應用場景,西井科技也特別研發了Q-simulation場景快速仿真系統,快速搭建一套仿真平臺,為用戶真實模擬使用狀態,并籍此為用戶的場景設計。
能量回收增加20%續航能力
綠色能源和環保理念,對我們而言,是我們邁向下一個世代的根本。
西井科技此次打造的Q-Truck為純電動重卡,采用創新式主副電池系統設計,主副電池系統可在2小時內完成100%快沖充電,同時,副電池可通過簡易換電流程,實現3分鐘換電,并實現30km+的續航里程。既保證充電的靈活性,又保證電池的安全充電過程。
當一輛單車因為電能問題,在場內無法繼續行駛時,系統可自主指派另一輛具有足夠電量的車輛,采用無線方式進行車與車的直充救援方式。
同時,西井科技將率先運用i-Loop 全時電機能量回收系統,在滑行及剎車時實現20%能量回收,從而有效增加20%的車輛續航能力。估算下來,百公里平均能耗僅需 102元。一年能耗僅需 3.72萬元,相比柴油動力,Q-Truck一年大幅節省67%的使用成本。
當天,西井科技也正式推出全球首個商用車C-Recycle碳回收計劃,用戶每年可以通過碳回收計劃,進一步分攤購車及使用成本。
以港區內集卡為例,按照一輛車每年節約30-40萬人力成本計算,可大幅降低整個運營成本,并消除有人駕駛安全隱患。根據實際測用的情況,用戶的運營成本因智能科技的介入,而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幅下降,同時效率及安全性也實現了極大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