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新能源汽車網獲悉,9英寸大屏,真漂亮,但是,做得出來嗎?
這是一個對新造車企業拜騰汽車的典型質疑:設計、標定性能確實出彩,但是能不能量產交車呢?
特別是現在新造車勢力紛紛遭遇量產交車瓶頸。
此前多家媒體探訪拜騰汽車南京總部,了解其生產制造的進度。目前,拜騰工廠四大工藝車間都已經開始建設,計劃2019年10月正式量產。
在產品設計上大膽激進的拜騰,在生產制造上沒有創新。“遵循傳統車企的做法循序漸進,腳踏實地。”拜騰研發中心(中國)負責人段連祥說。“不能利用所謂的創新方法跳過其中的某些步驟。”
如此,他們承諾,量產車將實現概念車85%的智能設計與功能。標志性的大屏,肯定將出現在量產車上。
階段成果:工程樣車下線
在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如火如荼的拜騰工地上,最早落成的是試制車間。
今年4月,試制車間交付,并開始樣車制造。8月底,拜騰首臺可駕駛的工程樣車在試制車間下線,將開始行駛狀態下的一系列測試。
研發中心內,除了試制車間,就是拜騰投入重金建設的檢測中心。拜騰研發中心(中國)樣車和測試總監張秀峰介紹,檢測中心將包括傳統車用的環境風洞、24通道、淋雨及密封性、NVH實驗室等試驗室,也包含智能電動汽車的三電系統、ADAS、電磁兼容實驗室與車聯網試驗室等等。
試制車間和檢測中心將為拜騰驗證產品打基礎。段連祥表示,從今年到明年,都是拜騰產品驗證的過程。首先是驗證設計,是否穩健可靠;其次是驗證工藝性和供應商的質量,以及在不同的駕駛環境中能否穩定安全地行駛。“拜騰將會有好幾百臺樣車用于各個方面的驗證。我們只有先把這些工作做扎實,才能進入到投產階段。”
經過目前驗證,拜騰設計總監(中國)陳辰透露,概念車的85%會延續到量產車上。他透露,量產車的幾個變化在于,攝像頭后視鏡因為法規會取消,車頭燈和尾燈也會有略微變化,但設計主題會保持。內飾部分也會加上儲物空間,換上更為舒適的座椅等等。
生產制造依賴成熟經驗
要把車造出來,當然要有好工廠。
2017年1月,拜騰宣布在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工廠,至今20個月。
從拜騰負責工廠建設總監分享的進度圖可以看到,拜騰南京工廠的一期工程建設已過半。沖壓、涂裝、焊接、總裝、電池五大車間將在今年底封頂。
拜騰CEO兼聯合創始人畢福康曾多次表示,在生產制造上,拜騰無意創新。
段連祥也說,“我們希望利用行業里已經成熟的經驗和技術,來高效地生產一款車型。通過借鑒、傳承傳統車企的研發經驗和可靠技術,穩妥地做好造車這件事。”
這從拜騰找來負責生產運營的副總裁也可見一斑。擔任這一職務的是馬督勝(Mark Duchesne)。他的職業生涯始于1989年,曾供職于日本豐田、特斯拉等車企的生產制造部門,曾參與建立了日本本土以外的第一家雷克薩斯品質工廠,并在特斯拉主導定制了工廠的相關戰略及其新型汽車生產系統的運營戰略。
但拜騰既然號稱要造智能出行終端,總得有些不同吧。
包括49寸的大屏,段連祥表示,拜騰已經找到一個非常好的集成供應商,能把這塊大屏集成到車輛的整個內飾里去。而且,不僅M-Byte要用,拜騰的第二款轎車K-Byte也將沿用這一大屏。
拜騰在生產制造上,另一個不同之處在于很注重軟件。“傳統車企研發方面頂多有10-15%軟件工程師。但拜騰有相當多的工程師做用戶界面、用戶體驗,以及自動駕駛方面的設計。”段連祥表示,包括大屏的內容,都是拜騰自己開發的。
多輪試制保量產
工廠建設順利,就能順利量產嗎?
拜騰工廠一期要實現年產10 萬輛的能力,時間節點是2019 年10月。
但是,工廠建成和設備安裝會早在2019年6月之前就完成,然后工廠將進行四次試制。
“汽車(生產)一百多年,總體是大同小異,包括豐田和大眾,生產差不多。”段連祥表示,有的創新公司,為了追求速度,并沒有一步步做到位,才導致量產爬坡困難。
他介紹,傳統車企共同之處之一,就是生產線充分調試。拜騰工廠將用4-6個月時間做生產改制、提升,然后才會正式啟動量產。“不是生產線下來車了,就叫量產。”
段連祥還表示,拜騰工廠量產后,正常爬坡一個多月,到2020年完全能夠完全達產。
如此,剩下的最大疑問是,拜騰究竟如何解決生產資質問題。段連祥稱,“拜騰關于資質申請的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同時,我們也會采取其他的備選辦法,齊頭并進。”
7月份,一汽夏利發布公告稱,將以不低于1元的價格對外轉讓全資子公司一汽華利100%的股權。多家媒體報道,接盤者可能是拜騰汽車。
無論如何,段連祥很是自信:“我們的資質會伴隨這個工廠的進程如期拿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