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新能源汽車網獲悉,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暴雨中穿梭隧道及廣州城區、厘米級精準控制……廣州本土明星自動駕駛企業景馳科技,今年頻頻在各大媒體刷屏。
但景馳之所以受關注,卻不止因為上述這些。在全球的自動駕駛創業浪潮中,最不缺的就是變化。僅僅創業一年多,一方面景馳得到了國內外主機廠的青睞,在廣州的路測也備受關注,但另一方面,高管變更、“請走”創始人,也讓外界對這家 “網紅”自動駕駛企業的了解,依舊很片面。
日前,景馳科技CEO韓旭和前景馳技術副總裁、牧月科技創始人楊慶雄,共同接受記者獨家專訪,首度回應了公司高管團隊穩定、創業初衷、合作計劃等問題。創立了牧月科技的楊慶雄,如今投身到了與景馳不同商業路線的自動貨運中去,而景馳也成為了牧月的創始股東。
回應前高管創業傳言:系個人興趣,繼續得到景馳支持
不久前,記者曾在廣州體驗過景馳科技的無人駕駛車輛,并從商業運營的角度對該公司和行業進行報道,按照景馳的計劃,預計2020年會在特定區域實行無人駕駛的士的試運營乃至運營。
然而,景馳在業內備受關注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其高管團隊的快速調整。聯合創始人王勁因侵犯商業秘密與百度發生法律糾紛,被景馳董事局勸退,王勁曾任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南都記者獲悉,如今百度未撤銷對王勁的訴訟,但目前景馳與百度已經和解,景馳也加入了Apollo平臺,而原公司法人代表潘思寧,也一直與持續與景馳科技發生糾紛,而事件也使得景馳少有“強硬”的表態,稱潘早已非公司員工,并表示潘在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與事實嚴重不符,保留就此事對潘采取法律行動的權利。之后,原景馳技術副總裁楊慶雄的離開,由于雙方保持低調,又再次引發外界的各種猜測,外界甚至認為景馳失去了一員核心干將。
不過,韓旭和楊慶雄這次一起接受記者采訪,則似乎是要擊碎此前網上相關謠傳。景馳創始團隊實則非常支持楊慶雄創立牧月,雙方關系并不像外界傳言的那樣。
“無人駕駛是一個非常新的領域,大家一開始做的時候,可能只是在想,我們希望做好無人駕駛,但是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開始有細分。”韓旭告訴南都記者,楊慶雄是基于對貨運物流的興趣和探索,才離開景馳創立牧月科技,實際上,景馳也擁有牧月科技20%的股權,是后者的創始股東之一,“景馳創立之初就專注在無人駕駛的出行服務,但無人駕駛貨運物流是一個很有潛力的方向,(楊)慶雄的興趣在這里,經過仔細的考量后,才出來創業。”
而此前一直保持低調的楊慶雄則告訴南都記者,創業公司都有落地(運營)的壓力,“今年春節后,我一直在思考哪些應用能夠更快落地,無人貨運因為一般是固定路線,且不需要載人,可以犧牲一定的舒適性來提高安全性,落地會更快。我個人對這方向產生越來越濃厚的興趣。而景馳的戰略一直鎖定在無人駕駛出行,所以我后來就決定創立牧月科技,主攻無人貨運物流。”
在自動駕駛領域,涉及的核心技術眾多,人員流動尤其是高管出走,在業內是相當敏感的事情,正如前文提到的王勁與老東家百度的糾紛,在海外,Waymo無人駕駛的員工一次又一次被Uber、蘋果等競爭對手挖角,也引起不少的口水戰甚至是法律訴訟,景馳轉而投資牧月,在業內算是難得。
對此,楊慶雄告訴南都記者,牧月科技是一家獨立公司,景馳是牧月的創始股東之一,雙方目前沒有技術方面的合作,但韓旭和楊慶雄都表示,對未來雙方合作會樂見其成。
“分家”后主攻無人貨運細分場景
“其實大家最近幾周也看到摩根斯坦利對Waymo的估值,增加到1750億美元,其實一個最大的變化,就是加入了無人物流,我覺得根據他們預測的話,物流市場已達到900億美元,甚至超過無人駕駛的士。”對于無人貨運的場景,楊慶雄表示看好, 2017年中國物流成本比重將近15%,人力成本已經超過萬億人民幣,“不算微卡,僅僅輕、中、重卡,其實中國就有2000多萬輛,這其實是很大的市場。”
但楊慶雄強調,跟無人的士不大一樣,物流行業有很多細分領域,無法一口氣“吃飽”,“我相信很多無人物流公司,會通過落地不同細分領域,逐漸成長起來。”簡而言之,相比無人的士,無人物流的場景更豐富,因為不搭載人,“難度”也會低一點。
牧月科技今年六月中成立于深圳,專注于為物流行業提供無人駕駛解決方案,包括高精度地圖,定位,感知,控制,規劃等。不過,有業內人士介紹,目前無人物流行業玩家眾多,且各大玩家的場景切入也不盡相同,找準細分場景,對于落地運營非常重要。
Uber旗下曾擁有無人卡車公司Otto,但7月底,Uber卻宣布關閉無人駕駛卡車研發,重心轉向無人駕駛小汽車,其無人卡車項目只存在兩年即“夭折”,而“倒閉”的原因也與谷歌旗下Waymo的控訴有關,Otto和Uber被Waymo以專利侵權和竊取商業機密罪告至法庭。
國內自動駕駛貨運企業圖森,主攻無人卡車,目前已經進入B輪融資階段,據悉,圖森直接做L4級的自動駕駛,場景限定在卡車的高速貨運上。無人貨運的玩家,還有來自互聯網與物流快遞企業的勢力,京東研發的無人重卡已于首次對外亮相,京東集團副總裁、X事業部總裁肖軍還透露,未來會在國內建立基于L4級別的自動駕駛重型卡車的網絡。
2018年4月,物聯網科技公司G7與普洛斯、蔚來資本共同出資組建了由G7控股的新技術公司,主要研發基于自動駕駛、新能源技術和物流大數據的新一代無人駕駛卡車,該公司與騰訊的關系較為密切。
對于技術路線的選擇,楊慶雄透露,短期目標將以城市內部的物流配送為主,“測試的車型有好幾個不同的型號,長度有4到6米都有。”他向南都記者透露,牧月科技很快會和多家企業簽署合作協議,“我們會從兩方面尋求合作,一個是倉庫到倉庫的貨運,一個是倉庫到客戶端的貨運,前者的貨運路線會相對簡單,但是用到的貨車會更大,所以控制會更難,后者路線復雜,但對應的貨車會相對小一點,相對容易控制。”
和上述巨頭相比,牧月起步較晚,規模也不算大,但楊慶雄表示新公司會在具體感知、地圖和定位等行業不夠成熟的領域會有優勢,“我們短期內更關注城市內部無人駕駛技術,這方面技術壁壘比較高,中國有能力做開放同城環境的無人駕駛公司其實很少。”
對于融資方面,楊慶雄透露,目前已經完成天使輪,“我們也會像景馳一樣,努力尋求投資伙伴和大額資金支持”他表示,當務之急是做好產品落地的準備。
據楊慶雄介紹,目前公司有三十多名員工,八月份開始在深圳進行路測,在合作企業的幫助下,已經有了很詳細的物流調研報告,正在跟合作企業敲定具體的落地方案,預計一年后開展無人貨運試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