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2020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在西安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汽車發展處副處長馬春生表示,新一輪的汽車領域對外開放在順利推進,2018年放開了外資對新能源汽車的投資,2020年放開商用車,2022年將全面放開。另一方面,中國汽車企業在海外的研發生產、投資營銷部門也在深入推進,呈現出了一個比較好的發展環境。
馬春生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在全球處于比較先發的地位,智能化網聯化發展勢頭較強勁,概括為“一個引領,三個突破”。
首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從培育期進入到發展期,成為引領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發展的重要角色。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市場規模產銷量連續5年位于全球第一,累計推廣超過了480萬輛,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此外,產業鏈上下游有效貫通,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領域有較多創新成果,消費者認可度日益提高。
馬春生表示,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我國關鍵零部件快速提升,自動駕駛車型加快開發,智能化道路和基礎設施等部署也在進行推進,自動駕駛產業發展總體上與國際先進保持同步。
但是,馬春生認為,我國汽車產業發展仍存大而不強的問題,尤其在疫情期間,反映了我們產業一些短板。
“我們工業供應鏈中的核心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是有差異,核心傳感器、芯片設計制造能力,相對來說也是比較薄弱。第二是技術能力還不強,汽車研發生產設施的高端裝備仍存在頻率制約。”馬春生表示,我國部分企業的研發投入和跨國公司相比總體上還是不足,品牌溢價能力和綜合競爭力還需要進一步的提高。
汽車產業正在進入深度變革時期,有機遇也有挑戰。馬春生表示,未來將通過提升技術能力,發展新興產業,深化國際合作加快提升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
首先是,提高供應鏈的風險管控水平,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攻堅戰;其次,大力推動新興產業發展,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政策法規環境,加大新能源汽車在公共領域農村整個推廣力度,加快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的突破;三是堅持深化全面開放,共同維護我國汽車供應鏈轉型,積極開展研發設計、貿易投資標準化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