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訊(記者 崔小粟)北汽藍谷(7.190, 0.00, 0.00%)(600733)子公司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連慶鋒近日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汽車行業的發展尤其是燃油車,已進入到殘酷調整的淘汰賽過程,這也是新能源汽車發展2.0階段的陣痛期。在這樣的格局下,自主品牌需要依托于體系能力的逐漸養成,各大集團如何構建自己的體系將成為競爭的重中之重。
效率是競爭的關鍵
2018年中國車市出現了28年來的首次負增長,今年情況依舊不容樂觀。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7月,汽車產銷分別為1393.3萬輛和1413.2萬輛,分別同比下降13.5%和11.4%。業內預測,今年國內汽車市場大概率將迎來兩位數的負增長。
在這樣的背景下,北汽旗下自主品牌正在迎來整合升級。而北汽集團將推出全新品牌“BEIJING”也受到市場廣泛關注。對此連慶鋒表示,北汽集團旗下的自主品牌經過10年探索,對未來的發展及其風險有很清晰的判斷和定位。圍繞“高、新、特”發展戰略主線,北汽正在計劃一切聚焦回歸,包括品牌定位、技術規劃以及產品技術品質定位規劃。
“在未來的整個大格局下,效率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競爭詞。效率的表現,實際上會呈現出高度集約和協同。未來北汽將在更高競爭點里,圍繞品牌定位、品牌線和產品線進行整體提升,對品牌重新進行思考定義,包括logo設計以及整體規劃。”
2019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更加復雜的發展局面,一方面國家持續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新能源汽車“雙積分”政策正式執行,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發展驅動力逐漸由政策牽引向市場驅動轉變;另一方面,行業競爭愈加激烈、核心優質零部件資源緊缺,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大幅退坡給各家新能源汽車產品結構調整、客戶結構調整、產品定價和市場營銷帶來較大影響。
2019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北汽藍谷實現銷量6.52萬輛,同比增長21.57%。連慶鋒表示,從今年開始,公司圍繞著產品線、品牌線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首先,車型平均售價提升了3萬元,其次1-7月達爾文體系下的A級車銷售比例達到84%。與此同時,他認為,一個汽車品牌銷量要從20萬輛進入到50萬輛區間,需要依托于一個爆款產品的矩陣。在北汽新能源的產品矩陣規劃中,10萬元以下、10-15萬元、20萬元價格區間都有囊括,未來北汽新能源將借助矩陣實現更大的突破。
技術保障整車四化
在技術創新方面,北汽新能源近日斥資20.51億元打造的新能源汽車試驗中心一期項目正式投入啟用,二期項目預計將在2020年二季度完工。
據連慶鋒介紹,北汽新能源汽車試驗中心是國際一流的試驗中心,該試驗中心建設面積5萬平方米,共有88個實驗室,擁有各類國際先進的測試設備400余臺套。試驗中心的設計建設基于北汽新能源多年電動汽車開發和驗證經驗形成的電動汽車驗證體系(ETVS2.0),包含整車、關鍵系統、部件三個層級的驗證內容,全面覆蓋電池、電機、電控、智能網聯、輕量化、整車應用六大關鍵核心領域。
對于北汽新能源推廣的換電路線,連慶鋒告訴記者,經過這幾年的努力,換電的技術路線得到了國家政策的認可。“北汽新能源對于換電未來的計劃下了一盤大棋。出租車、網約車是一個突破口,未來在突破的基礎上,形成換電的逆襲以及便利度,實現更大的突破。”
連慶鋒透露,未來,換電在的全國的推廣將越來越大,會形成慢充、快充、換電三個路線的重要體系;同時,北汽新能源下一步將向對私營化領域進行進行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