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可在零下70℃條件下使用的鋰電池,未來有望在地球極寒地區甚至外太空使用。
 
 
據悉,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能源學術期刊《焦耳》上的研究顯示,中國復旦大學夏永姚團隊開發的新電池采用凝固點低、可在極端低溫條件下導電的乙酸乙酯作為電解液,并使用兩種有機化合物作為電極,分別為PTPAn陰極和PNTCDA陽極。
研究人員說,與傳統鋰電池使用的電極不同,這種電極使用的有機化合物不依賴“嵌入過程”,即不需要將鋰離子嵌入到電極的分子矩陣中,避免了低溫條件下嵌入過程變慢。夏永姚說:“乙酸乙酯電解液和有機高分子電極讓可充電電池在零下70℃的極低溫條件下工作。”
夏永姚說,相比傳統鋰電池的電極材料,新電池的材料則充足、便宜且環保,他預計這種材料的價格只有前者的約三分之一。
但研究人員承認,實現產品化面臨的主要挑戰是這種電池的單位質量能量比不上已商業化的鋰電池,生產過程還需優化。盡管如此,夏永姚認為它具顯著應用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