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車展今天(4月25日)落幕。本次展會的一大亮點就是5G通信技術與汽車的結合。5G的發展,為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提供了新的機會。
上海車展無疑傳遞出了這樣一個信息:移動互聯網的升級讓汽車工業煥發了新生,而5G將憑借其高速率、低延時的特點,開拓汽車產品與服務的全新時代。正如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所說:“第五代移動通信將真正實現車與車、車與網、車與基礎設施,車與道路、車與能源的互聯,這樣才能真正保證我們自動化發展的方向?!?/span>
在本屆車展上,主場作戰的上汽集團發布了一款達到L3級智能駕駛水平的量產車型,已經能夠實現在低速無人駕駛條件下,由車輛自主完成最后一公里的泊車和取車。上汽集團總裁陳志鑫表示,5G和汽車是“天作之合”:“要實現更復雜道路條件下的無人駕駛,并確保安全,就必須得到5G技術的支持?,F在等待支持無人駕駛相關的國家法規的盡快出臺,我們就能立即上市銷售?!?/span>
今年年底前,上汽將在洋山港和東海大橋運用5G技術實現智能重卡的示范運營;在2020年實現全球首款5G汽車的量產上市。

之前我們報道過,智能駕駛尤其是自動駕駛將在不用人工干預的情況下,實現車與車、車與人、車與路的信息實時交互,并將海量數據傳到云端,通過云計算再傳回到車輛。在4G網絡條件下,車輛發出信息到云端、經數據處理后再傳回車輛,受到時延影響,高速公路上時速120公里的汽車響應距離在7米左右;而按照5G標準,響應距離將縮短到10厘米以內,大大提高自動駕駛的安全性保證。
去年年底,天津發布了首批智能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其中東麗區的測試道路正是依托5G網絡,打造的車路協同測試環境。東麗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宋立夫說:“5G機站共達到14個,實現了測試道路全面覆蓋。測試車輛可以通過5G絡上傳實時影像和下發控制指令,實現測試車輛和道路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測試時速可達120km/h?!?/span>
可以預見,未來汽車的商業價值在于以智能軟件為代表的增量部件,汽車將很可能成為繼電腦、手機之后的一個流量入口。隨著5G技術的日益成熟和商業化運用,汽車行業將實現從單純的出行產品制造商,向產品和出行服務提供商的轉變。與此同時,5G釋放了駕駛者的雙手、時間和空間,車將成為人們生活的第三空間,汽車工業今后將不再以“車”為核心,而轉向以“人”為核心,為人提供出行的解決方案。如何讓出行千人千面、服務無時無刻、智慧無處不在,將是汽車工業未來發展的全新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