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知名財經媒體Fool網站報道,通用汽車近日宣布了一項大規模重組計劃,可能會在美國和加拿大裁員逾1.4萬人。為什么通用汽車在銷售依然強勁的情況下,卻覺得有必要閑置或關閉7家工廠?
正如一些業內人士指出的那樣,這次重組有一個明顯的目標:提高通用汽車的自由現金流。本周一在電話會議上,通用汽車首席財務官Dhivya Suryadevara表示,通用汽車預計年度“調整后自由現金流”將從2018年的40億美元上升到2020年底的約100億美元——能夠帶來快速回報的重組計劃將耗資約20億美元的現金來實現。
但是,為什么現在要這樣做呢?為什么通用汽車要做出這樣的選擇呢?分析人士認為這可以歸結為三個相關的原因。
原因一:通用汽車擔心經濟衰退
首先,我們應該注意到汽車銷售是周期性的:它們隨著消費者信心的上升而上升,隨著該信心下降而下降,而消費者信心與經濟周期密切相關。汽車制造商在美國的好年景可能會賣出多達1700萬輛“輕型汽車”(轎車、皮卡和SUV),但在經濟衰退期間,汽車銷售的速度可能會降至每年1200萬輛,甚至更低。
這聽起來不像是世界末日。但想想看:通用汽車和所有其他汽車制造商一樣,固定成本很高。無論其銷售了多少輛車,其工廠、工具和勞動合同都會花費大量金錢。汽車銷售下降似乎是漸進式的,但這可能會對公司的利潤率產生巨大影響。
歷史上,大型汽車制造商往往在衰退期間連續幾個季度出現虧損。通用汽車破產后重組的一個重點是將其所謂的"盈虧平衡點"降至每年銷售1000萬- 1100萬輛。(這是針對整個美國輕型汽車市場的數字,而不是針對通用汽車一家公司。)
在大蕭條最嚴重的時候,美國輕型汽車的年銷量約為900萬輛。
為什么是現在?因為以歷史標準衡量,美國目前的經濟擴張已經持續了太久,經濟衰退似乎是遲早的事。除此之外,特朗普政府對鋼鐵和鋁征收的關稅也給通用汽車帶來了沉重打擊:2018年,通用汽車的成本因此將增加約10億美元。

由此可見,通用非常擔心在經濟衰退中能否保持盈利。
原因二:通用汽車希望引領未來的技術
通用汽車正在積極開發電動汽車。該公司正在為一系列電動汽車創建全新的架構,這些汽車將于大約4年后開始在經銷商那里亮相。與此同時,通用汽車也投入了大量資金——今年10億美元,明年會更多。因為通用汽車計劃通過旗下的GM Cruise子公司開發自動駕駛汽車技術。
通用汽車CEO博拉的目標是將通用汽車定位為這兩項技術的長期領導者。到目前為止,一切順利:通用汽車的電動雪佛蘭Bolt是第一款面向大眾市場的遠程電動汽車,其上市時間比特斯拉的Model 3要早好幾個月,而通用汽車的Cruise預計明年將開始在美國多個城市部署自動駕駛出租車。
簡而言之,如果下一次經濟衰退迫使通用汽車削減開支,它就有可能落后于競爭對手。現在采取行動增加現金流,并降低通用汽車的盈虧平衡點,應該有助于使這些重要且昂貴的技術開發項目得到充分的資金支持。
原因三:這些工廠沒有盈利
通用汽車為什么決定關閉五家工廠?通用汽車表示,將關閉北美的5家工廠。其中三個工廠是“汽車組裝廠”。這些被關閉的工廠雇傭了五、六千名的鐘點工,他們將直接受到影響。剩下的兩家工廠是生產變速箱的較小工廠。
這三家汽車組裝工廠很可能都沒有盈利,或者可以說很快就會盈利。一般的經驗法則是,當汽車工廠以大約80%的“產能”(通常定義為每周五天、兩個8小時輪班制)運轉時,就應出現盈虧平衡。但隨著轎車銷量下降,這些生產轎車的工廠已經減產。
其中一家工廠是位于俄亥俄州的通用洛德斯敦(Lordstown)工廠,該廠生產緊湊型雪佛蘭科魯茲(Chevrolet Cruze)轎車。過去五年克魯茲的銷量下降了一半以上。
結果是,關閉這些工廠是為了讓通用汽車能減負繼續前進。
總而言之,通用汽車希望確保在下一次經濟衰退期間能夠繼續為其未來產品和先進技術項目提供資金。為了增加現金流,降低盈虧平衡點,該公司正在從北美產品線中剔除不盈利的車型,關閉(同樣不盈利的)生產這些車型的工廠,并削減包括高管在內的工薪階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