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吉利表示將積極轉型從產業鏈角度做好準備,努力把握行業電動化和智能化變革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未來有望實現新能源車型市占率的持續提升。

9月17日,吉利就科創板IPO回復上交所的首輪問詢。問詢內容涉及十分廣泛,包含公司經營狀況、財務狀況、控制權,科創屬性、同業競爭等方面問題。
吉利指出,作為已在境外上市的紅籌企業,公司符合上市標準,即市值200億元人民幣以上,且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科技創新能力較強,在同行業競爭中處于相對優勢地位。
吉利強調,公司具有突出的科技創新能力,通過自主研發形成了大量境內外專利、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并獲得了多項科技獎勵、參與承擔了多項各級研發項目。同時,公司已建立了完善的研發體系,研發方向覆蓋乘用車重要核心技術及主流科技創新方向,擁有規模龐大的高水平研發團隊。
吉利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地位和劣勢也在問詢中有所體現。
根據乘聯會數據,2019年吉利汽車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69,608部,2019年市占率為6.4%,居行業第四,僅次于比亞迪汽車、北汽新能源和上汽乘用車。
下半年隨著疫情緩解、行業進入旺季以及幾何C上市,將利好吉利新能源汽車業務。2021年起,吉利汽車將推出基于PMA純電模塊平臺的全新車型,公司純電動車型將正式進入模塊化時代,屆時公司將進一步夯實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龍頭地位。
與此同時,吉利承認比亞迪為代表的新能源車企擁有自主的電芯的研發、生產和制造能力,以及部分新勢力造車企業在軟件、營銷和服務體驗方面有一定優勢。
對此,吉利表示將積極轉型從產業鏈角度做好準備,努力把握行業電動化和智能化變革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未來有望實現新能源車型市占率的持續提升。
吉利在問詢中表示,公司與沃爾沃和領克之間不存在同業競爭。吉利已于2020年2月發布公告,公司管理層正在與沃爾沃的管理層探討通過業務合并進行重組的可能性。若本次重組順利完成,沃爾沃將成為公司的子公司,相關同業競爭風險將得到消除。而領克是發行人合營企業領克投資旗下的整車品牌,領克投資為發行人控股股東吉利控股控制的企業。
對于今年疫情對于企業發展的影響,吉利表示,公司的10家重要子公司均已于2020年3月底前恢復正常的生產經營。疫情未對公司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疫情對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也未對吉利汽車生產經營或財務狀況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以下為首輪問詢部分摘錄:
1、期權激勵計劃對公司經營狀況、財務狀況、控制權變化等方面的影響:
答:公司設置期權激勵計劃,旨在提升激勵對象工作積極性,以提升公司股份價值,為全體股東爭取利益。期權激勵計劃有望對公司未來的經營狀況及財務狀況形成積極作用,不會對公司控制權產生不利影響。
2、公司上市標準
答:作為已在境外上市的紅籌企業,公司符合的上市標準為26號公告第一條第(二)款標準,即市值200 億元人民幣以上,且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科技創新能力較強,同行業競爭中處于相對優勢地位。
3、科技創新能力較強
公司具有突出的科技創新能力,通過自主研發形成了大量境內外專利、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并獲得了多項科技獎勵、參與承擔了多項各級研發項目。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取得的主要已授權專利共計9,332件,其中境內已授權專利9,241件、包含發明專利2,097件,境外已授權專利91件;已登記的與生產經營相關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共計42個;已獲得包括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在內的各類科技獎勵36項;已承擔9項國家級及省部級研發項目,包括4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公司已建立了完善的研發體系,研發方向覆蓋乘用車重要核心技術及主流科技創新方向,擁有規模龐大的高水平研發團隊。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研發人員共計9,079人。公司通過制定致力于成為技術領先、服務全球品牌、具備盈利能力的汽車研發平臺的研發戰略,建立先進的研發體系,引進全球優秀的研發人才,實現技術創新的不斷涌現與技術儲備的豐富擴增。
4、公司在同行業競爭中處于相對優勢地位
公司是國內汽車自主品牌龍頭企業,在同行業競爭中優勢地位明顯。
(1)銷量及市占率方面:自2017年度至今,公司穩居國內自主品牌車企銷量之首。2017-2019年度,公司三大品牌合計銷量(含領克品牌)分別為124.7萬部、150.1萬部和136.2萬部。根據中汽協統計,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及2020年1-6月,公司含領克品牌合計銷量的國內市占率分別為5.04%、6.34%、6.35%和6.76%,處于持續提升狀態。
(2)在車型布局方面:公司已形成吉利品牌、領克品牌(合營企業)以及幾何品牌三大產品系列,覆蓋經濟型乘用車、中高端乘用車及純電動乘用車。公司應用模塊化架構,實現了車型快速迭代,加速車型上市速度。同時,公司車型銷售結構均衡,在自主品牌軟肋的轎車領域,憑借其高性價比車型占據了市場龍頭地位,在自主品牌較強的SUV細分市場也同樣占據頭部市場地位。
(3)在行業科技轉型方面:公司走在行業前列,積極布局前瞻行業技術方向,致力于把握行業轉型發展的新機遇,重點進行相關領域的技術研發,率先開展業務轉型調整,進一步夯實行業龍頭地位。公司積極推動新能源和電氣化技術在車型產品中的應用,對相關領域的主流技術路線實現了全面的覆蓋,并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在汽車行業智能化背景下,公司已在電子電氣架構、電控技術、自動駕駛、車聯網等方面形成了多項自主核心技術,并具備完全自主開發軟件的能力。
(4)規模優勢明顯:公司作為國內銷量最大的自主品牌車企,規模優勢明顯,在產業鏈上下游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并可利用規模優勢進一步攤薄了相關車型的基礎研發投入,形成了明顯的綜合成本優勢。
(5)在銷售渠道協同效應方面:截至2019年底,公司吉利品牌、領克品牌和幾何品牌全國經銷商分別達969家、284家和163家。公司銷售網絡已經覆蓋全國,能夠良好地捕捉中國三四線城市私家車保有量持續提升的市場機遇,通過分層的銷售渠道,助力公司品牌力向上升級,持續保持行業競爭優勢。
5、公司具有很強的科創屬性
(1)吉利汽車所處行業是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吉利汽車所處的汽車制造業是我國戰略性產業,集機械、電子等眾多支柱產業于一體。其中,整車作為產業鏈的最終集成,在研發設計、生產組織、技術集成、質量管理等方面均具有高度復雜性。
在汽車行業“新四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變革的趨勢下,汽車行業將從“硬件定義汽車”邁向“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汽車將從傳統代步工具升級為智能移動終端,智能駕駛、車聯網相關應用將加速落地,汽車行業將正式成為繼智能手機之后又一個技術快速迭代的重要領域。與此同時,48V弱混、高壓油混、純電動、燃料電池等多種新能源驅動技術應運而生,汽車行業節能環保屬性日益突出。汽車行業將成為融合多領域前沿技術的重要科技創新陣地,成為眾多新技術實現產業化落地的關鍵領域。
(2)吉利汽車具備高端裝備制造行業屬性
首先,公司在生產制造方面,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成立“浙江省數字化設計和制造創新中心”,研發推出基于工業4.0智能制造理念,研發實現了數字化雙胞胎技術、智能物聯網操作系統,打造基于規模化定制的智能物流平臺、工業互聯網協同制造平臺、制造業工業大數據平臺(工業APP)等三大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基礎平臺。上述智能制造技術平臺已在公司車型研發試制生產線中應用,未來將逐步推廣應用于各生產基地。
公司長期致力于自主研發,已掌握汽車核心零部件及整車集成技術,帶動了我國汽車工業整體技術實力的提升,是我國自主品牌車企研發的領軍企業及中堅力量。公司已建立了完善的研發體系,擁有規模龐大的高水平研發團隊。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研發人員共計9,079人。同時,公司積極承擔若干國家級重大研發課題、獲得多項國家級、省級科技獎項。
上述承擔研發以及獲獎的關鍵造車技術,多數均已應用于公司主營業務。如: 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的“汽車電子嵌入式平臺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為公司電子電氣架構發展奠定基礎;獲得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進步獎的“吉利轎車安全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項目,為公司整車安全技術打下堅實基礎。獲得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進步獎的“乘用車智能駕駛平臺自主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支撐了公司智能駕駛技術加速落地。
公司是國內汽車自主品牌龍頭企業,在同行業競爭中優勢地位明顯,充分體現了公司的市場認可度。自2017年度至今,公司穩居國內自主品牌車企銷量之首。2017-2019年度,公司三大品牌合計銷量(含領克品牌)分別為124.7萬部、150.1萬部和136.2萬部。根據中汽協統計,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及2020年1-6月,公司含領克品牌合計銷量的國內市占率分別為5.04%、6.34%、6.35%和6.76%,處于持續提升狀態。
(3)吉利汽車具有節能環保行業屬性
吉利汽車作為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龍頭企業,產品以節能及新能源汽車為主,并已形成 “高效燃油動力”和“多元化新能源”兩大并行節能減排路線,相關成熟技術全面應用于旗下車型,此外,公司在相關前沿技術領域持續布局,符合 “節能環?!毙袠I定位。
1)吉利汽車擁有以節能車型為主導的產品結構
吉利汽車現有產品矩陣中,節能及新能源車型占據主導,車型豐富。2019年度,公司吉利及幾何品牌共有14款在售車型,其中13款為節能及新能源車型。同年,公司1.6L排量及以下燃油車、新能源及電氣化車型占公司銷量比重70%以上。根據中汽協統計,公司節能車型銷售規模居自主品牌之首。
公司節能及新能源車型憑借其較優異的動力性能、較強的科技感及較高的性價比,形成多款暢銷車型。公司節能車型帝豪近年穩居自主品牌轎車銷量之首。
2)公司在節能環保相關技術領域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3)公司在節能環保領域的研發持續投入
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對節能車型及相關技術進行大量研發投入。2019年度,公司研發投入合計54.56億元,其中,投入于節能車型及相關前瞻性基礎技術的金額近50億元,占比超過90%,包括投入節能轎車車型開發約20億元、節能SUV/MPV車型開發約22億元,節能動力系統及新能源(如電池管理系統、電池防護裝置等)相關基礎技術研發約8億元。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主要的在研項目中,包含3個節能新車型研發項目以及新能源車集成電驅動系統、高壓系統核心技術、燃料電池系統、48VP4系統架構等多項節能動力系統及新能源相關基礎技術研發項目。
公司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中,新車型產品研發項目擬投資80億元用于新車型開發或現有部分車型的升級換代,共計9款車型,均為節能及新能源相關車型。擬投資30億元的前瞻技術研發項目中,新能源相關技術研發也將是重點投資方向,公司將針對新能源系統核心的電池、電機、電控及相關器件,研發提升其關鍵指標,實現更高的集成度和更優良的綜合性能。
6、吉利汽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地位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三大類,第一類是傳統車企,目前正在積極向新能源汽車領域轉型;第二類是諸如比亞迪等深耕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車企;第三類是新勢力造車企業,即近年來新設立的全新品牌,通常以純電動車型為主。
根據乘聯會數據,2019年吉利汽車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69,608部,2019年市占率為6.4%,居行業第四,僅次于比亞迪汽車、北汽新能源和上汽乘用車。
除專注深耕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車企比亞迪汽車及北汽新能源外,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市占率僅次于上汽乘用車,位居傳統車企第二,也遠高于新勢力造車企業。
2020年1-6月吉利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市占率為2.2%。由于新能源車型的銷量具有較強的季節性,且旺季在下半年,因此2020年上半年銷量不具備代表性,且公司純電動新車型幾何C在2020年下半年上市,公司2020年1-6月市占率有所下降,僅為短期表現。
下半年隨著疫情緩解、行業進入旺季以及幾何C上市,將利好吉利汽車新能源汽車業務。2021年起,吉利汽車將推出基于PMA純電模塊平臺的全新車型,公司純電動車型將正式進入模塊化時代,屆時公司將進一步夯實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龍頭地位。
7、公司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劣勢
(1)比亞迪為代表的新能源車企擁有自主的電芯的研發、生產和制造能力。針對此,吉利汽車通過與寧德時代和LG電池成立合資公司進行硬包電池和軟包電池的生產,提升自身新能源動力電池的供應能力。
(2)部分新勢力造車企業在軟件、營銷和服務體驗方面有一定優勢。
傳統車企以硬件開發見長,目前正在處于轉型過程,而部分新興新能源車企在設立之時就以軟件開發為重,因此有一定的先發優勢。公司也正在積極投入軟件研發轉型,已建立了超過千人的軟件工程師團隊,全面開展各項相關技術開發升級。
在營銷方面,部分新興新能源企業較傳統車企更重視營銷,用戶消費體驗更優。在客戶服務方面,部分新興新能源車企采用直銷渠道和體驗中心,提升用戶體驗,而傳統車企仍然以經銷模式為主,客戶服務通過4S店間接進行,主要通過加強培訓提升經銷商服務能力,但管控力度略弱于直銷模式。但由于直銷模式下,銷售渠道擴張速度相對有限,對于市場的覆蓋程度弱于經銷模式。公司與新勢力造車企業在營銷及服務方面各有優劣,公司將盡可能利用銷售網絡優勢,促進新能源車型銷售。
總體而言,公司積極轉型,從產業鏈角度做好準備,努力把握行業電動化和智能化變革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未來有望實現新能源車型市占率的持續提升。
8、公司與與沃爾沃之間不存在同業競爭
在歷史沿革方面,公司與沃爾沃相互獨立,吉利控股收購沃爾沃主要系引進其先進的研發、生產體系及營銷理念,并通過收購沃爾沃增強了公司整體競爭力,對公司有著積極影響;在主要資產、人員、知識產權及核心技術方面,公司與沃爾沃相互獨立,不構成利益沖突;在銷售渠道方面,公司與沃爾沃不存在重疊;在供應商方面,公司與沃爾沃部分供應商重疊主要系由于以節約采購成本為目的的聯合采購以及由于部分汽車零部件細分市場集中所引起,但雙方未因部分供應商的重疊構成利益沖突;公司與沃爾沃主要面向的市場存在差異,產品定位存在明顯差異,目標消費群體存在分割,不存在替代性和直接競爭關系,不存在重大利益沖突。因此,公司與沃爾沃不存在同業競爭。
吉利汽車已于2020年2月發布公告,公司管理層正在與沃爾沃的管理層探討通過業務合并進行重組的可能性。若本次重組順利完成,沃爾沃將成為公司的子公司,相關同業競爭風險將得到消除。
9、公司與領克之間不存在構成重大不利影響的同業競爭
(1)公司與領克在目標消費群體上存在一定差異;
(2)報告期內領克品牌整車銷量、領克投資收入及毛利占公司的比例均低于30%,對公司影響較小;
(3)公司可對領克投資實現共同控制并可從領克投資的收益中對應享有投資收益并取得分紅回報;
(4)公司若成功收購沃爾沃后,領克投資將成為公司子公司,相關同業競爭風險將得到消除。
因此,公司與領克之間不存在構成重大不利影響的同業競爭。
10、公司與控股股東同業競爭情況
公司控股股東控制的主營業務涉及乘用車研發、生產及銷售的主要乘用車品牌中,沃爾沃、路特斯、極星汽車與吉利汽車在歷史沿革、主要資產、人員、主營業務等方面相互獨立,不存在直接競爭或利益沖突,與公司不存在同業競爭;領克投資為吉利汽車的合營企業,其主營業務與公司存在一定競爭關系,但相關情形未對公司構成重大不利影響,不構成公司本次科創板發行上市的實質性障礙。
11、公司與寶騰汽車是否存在同業競爭
吉利汽車乘用車品牌與寶騰汽車存在明顯的銷售區域差異和產品定位差異,目標消費群體存在明顯分割,公司與寶騰汽車不存在直接競爭關系,不存在非公平競爭、利益輸送及相互或者單方讓渡商業機會情形,對未來發展不構成潛在重大不利影響。因此,公司與寶騰汽車不存在同業競爭的情形。
12、公司將汽車知識產權許可給寶騰汽車的背景及原因
吉利控股投資入股寶騰汽車之前,寶騰汽車在當地的研發能力相對薄弱,車型技術老舊,產品競爭力不足,市場占有率連續多年下滑,連年虧損。在吉利控股投資入股寶騰汽車以后,寶騰汽車管理層制定了十年商業計劃,目標是寶騰成為馬來西亞市場份額最大、東盟汽車市場前三名的汽車制造商。為實現前述目標,寶騰汽車管理層決定引入有競爭力的車型和技術,以提升寶騰汽車在馬來西亞及東盟的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