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疫情對全球汽車產業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幾乎所有海外車企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數據顯示,大眾集團今年第一季度的銷售收入同比下滑8.3%降至551億歐元;戴姆勒集團的息稅前利潤同比下滑78%降至6.17億歐元;通用汽車的凈利潤同比下滑86.7%降至3億美元。換個角度來看,雖然今年一季度是汽車行業的至暗階段,但在這種大背景下,更能體現車企的硬核實力。
▼大眾集團—稅前收益下滑3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64.3億元)
大眾集團今年第一季度的銷售收入為551億歐元,同比下滑8.3%;特殊項目支出前的營業利潤為9億歐元,同比下滑81.4%;第一季度銷售利潤率為1.6%;稅前收益為7億歐元,與去年同期的41億歐元相比下滑了82.9%。(特殊項目:指2019年大眾為排放門事件支付10億歐元,今年第一季度大眾沒有特殊項目,排放門后續產生的6.2億歐元在4月份開始)
具體到各個品牌,其中大眾品牌今年一季度的銷售收入為190億歐元,同比下滑11.9%,營業利潤下降至4.81億歐元;奧迪、蘭博基尼及杜卡迪品牌第一季度的銷售總收入為125億歐元,營業利潤為1500萬歐元,與2019年的10.65億歐元相比減少了10.5億歐元,下滑幅度達到98.6%。
斯柯達品牌第一季度的銷售收入為48億歐元,營業利潤為3.07億歐元,同比下滑25.1%;西雅特品牌一季度的銷售額為26億歐元,同比下滑16.2%,利潤額為負4800萬歐元。值得一提的是,賓利品牌一季度的銷售收入、營業利潤實現了上漲,其中銷售收入為6.2億歐元,營業利潤額為5600萬歐元。
銷量層面,大眾目前只公布了中國市場的一季度銷量。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與其合資企業在中國大陸及香港市場共交付新車61.39萬輛,同比下滑35.1%,其中進口車型累計交付21900輛。具體到各個品牌,大眾及捷達品牌一季度在華共交付45.58萬輛新車,其中交付的SUV車型數量為12.51萬,占品牌總銷量的27%,較2019年同期提升了6%;奧迪品牌第一季度共交付新車11.33萬輛;保時捷第一季度共交付新車1.41萬輛,同時中國也是其全球范圍內交付量最高的單一市場。
至于未來的產品規劃,ID.系列電動車是重中之重。大眾在國內有兩座MEB工廠,分別為上汽大眾位于安亭的工廠及一汽-大眾佛山工廠。目前一汽-大眾ID.初見白車身車型已經正式下線,有望推出兩種版本車型,并將在年內正式上市;上汽大眾ID.車型也將于10月投產。此外,未來大眾ID.家族將要引入國內的車型涵蓋了純電動SUV、純電動跨界車、純電動兩廂車以及其它類型的車型。
▼戴姆勒集團—息稅前利潤下滑21.8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70.1億元)
戴姆勒集團2020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為372億歐元,同比下滑6%;息稅前利潤為6.17億歐元,同比下滑78%;凈利潤為1.68億歐元,歸屬于戴姆勒股東的凈利潤為9400萬歐元。銷量層面,戴姆勒集團一季度的總銷量為64.43萬輛,同比下滑17%。
雖然戴姆勒集團一季度有1.68億歐元的凈利潤,但其多項現金流不容樂觀。受新冠肺炎影響,戴姆勒集團工業業務的自由現金流為負23億歐元;工業業務調整后的自由現金流為負19億歐元。第一季度末,其工業業務凈流動資金為93億歐元。為了保證現金流的穩定,戴姆勒在今年4月初簽署了一項120億歐元的貸款協議。
作為核心業務,梅賽德斯-奔馳和輕型商用車今年第一季度的營收為232億歐元;息稅前利潤為5.1億歐元,銷售回報率為2.2%;調整后的息稅前利潤為6.03億歐元,調整后的銷售回報率為2.6%;息稅前現金流為負17.29億歐元,調整后的息稅前現金流為負12.81億歐元。
銷量層面,梅賽德斯-奔馳品牌第一季度銷量為47.1輛,同比下滑15%。具體來看,歐洲地區一季度的交付量為18.9萬輛,同比下滑15.9%,其中德國的銷量為6.43萬,同比下滑8.8%;北美地區梅賽德斯-奔馳第一季度交付量為7.85萬輛,同比下滑6.7%,其中美國的交付量為6.77萬輛汽車,同比下滑4.8%;亞太地區梅賽德斯-奔馳第一季度共交付19.88萬輛汽車,同比下滑17.1%,其中中國的交付量為13.9萬輛,同比下滑20.3%。此外,旗下smart品牌一季度全球累計銷量為5863輛,同比下滑78.3%。
產品規劃方面,奔馳近期將推出多款重磅產品,包括已經亮相、即將于8月份在國內上市的全新GLA;將在9月亮相的全新一代S級;預計在2021年正式亮相的全新C級等。新能源領域,旗下緊湊型純電動SUV——EQA將在今年巴黎車展中亮相、EQB將在2021年亮相、EQE將于2022年正式首發,電動旗艦轎車EQS也會在今年年底發布。
▼寶馬集團—息稅前利潤增長7.9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1.4億元)
寶馬集團2020年第一季度營收232.5億歐元,同比增長3.5%;息稅前利潤為13.8億歐元,同比增長133%;稅前利潤為7.98億歐元,同比增長4.7%;凈利潤為5.74億歐元,同比增長2.4%。需要注意的是,寶馬集團一季度利潤大幅上,是因為去年同期寶馬集團一次性撥款14億歐元應對歐盟的反壟斷罰款,致使基數被拉到了較低的水平。
其中汽車部門今年一季度的收入為179.89億歐元,同比下滑6.4%,息稅前利潤為2.29億歐元,息稅前利潤率為1.3%,與去年同期的-1.6%相比有大幅提升。雖然息稅前利潤率有所提升,但寶馬集團對此似乎并不滿意。有相關分析師指出,通常情況下,利潤更高的X系列SUV銷量穩定,應當使得整個寶馬集團的利潤率有大幅度的增長,但是從目前來看,這種預料中的提升并沒有出現,或者說提升幅度不是那么明顯。此外,與寶馬集團3.4%的息稅前利潤率相比,汽車部門的表現確實不夠看。
寶馬集團在聲明中表示,由于疫情降低了汽車需求,集團將在今年接下來的時間里持續承壓。同時寶馬集團還下調了汽車部門的利潤預期。此前預計今年汽車業務板塊的息稅前利潤率在2-4%之間,如今下調至0-3%之間。此外,寶馬預計今年全球銷量及稅前利潤均將大幅低于2019年。
銷量層面,寶馬集團今年第一季度在全球范圍內共交付47.71萬輛新車(包含MINI和勞斯萊斯品牌),同比下滑20.6%。其中BMW品牌交付量為41.18萬輛,同比下滑20.1%;MINI品牌交付量為64449輛,同比下滑23.4%;勞斯萊斯品牌交付量為853輛,同比下滑27.2%。新能源領域,寶馬一季度累計交付電動汽車30692輛,同比增長13.9%。
產品規劃方面,寶馬集團未來將繼續加速電氣化發展,旗下iX3車型將于今年第三季度在中國沈陽工廠投產。2021年寶馬iNEXT和i4車型將分別在德國丁戈爾芬工廠和慕尼黑工廠投產。到2021年底,寶馬集團計劃生產超過100萬輛新能源車型并投入市場;到2023年將推出25款新能源車型,其中有一半為純電動車型。
▼通用汽車—凈利潤下滑22.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0.5億元)
通用汽車公司(紐交所代碼:GM)今年一季度凈收入327億美元,同比下滑6.2%;調整后息稅前利潤為12億美元,同比下滑53.8%;凈利潤為3億美元,同比下滑86.7%;歸屬于普通股東凈利潤為2.47億美元,同比下滑88.34%。
截至第一季度末,通用汽車業務流動性資金為334億美元,其中包括了通過借款新增的160億現金儲備。此外,通用汽車還延長了36億美元的三年循環信貸協議,以及與通用汽車金融業務共享的一項金額為20億美元、為期364天的循環信貸協議。另一方面,通用汽車嚴格緊縮開支,以保障業務所需的現金儲備。
銷量層面,通用汽車一季度在北美地區的銷量同比下滑7.2%,但得益于SUV車型和輕型皮卡的強勁表現,以及公司轉型期采取的成本控制措施,該地區調整后息稅前利潤有所上升;中國市場,通用汽車一季度共交付46.1萬輛新車,同比下滑43%(去年為81.4萬輛),同時投資收益也同比減少5億美元。
產品規劃層面,通用汽車在一季度推進了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汽車的開發工作。今年3月份,通用汽車公布了電氣化戰略,并全面展示了行業領先的技術實力、工程靈活性和規模效應。憑借模塊化的驅動系統和Ultium專利電池技術,通用汽車第三代全球電動車平臺將助力公司電動車業務取得快速、高效的增長,并實現盈利。
通用汽車的模塊化驅動系統和Ultium專利電池技術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將全面覆蓋旗下多個品牌的各級別車型,包括皮卡、SUV、跨界車、轎車、商用車等細分領域,有助于提升零部件的通用性、降低成本。同時驅動系統的模塊化使車輛可以靈活實現前驅、后驅、四驅、高性能四驅等多種驅動形式,從而滿足不同車型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