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就布局自動駕駛的百度,如今要在商業化落地方面做各種嘗試。
李彥宏曾明確給出百度自動駕駛的三種商業模式:一是為主機廠提供Apollo自動駕駛技術解決方案;二是百度造車;三是Robotaxi。
其中,百度Apollo的智駕產品已與超過70家車企的600款車型展開合作。2021年下半年,Apollo智能駕駛將迎來量產高峰,每個月都會有一款新車上市,未來3-5年內預計前裝量產搭載量達到100萬臺。
相比于第一種商業模式,外界對百度后兩種商業模式關注度更高,百度也在今年正式入場造車并大力推動Robotaxi業務的發展。
一方面,百度不僅和吉利組建了合資公司面向消費者制造乘用車,還和獅橋聯合入局自動駕駛重卡的商用車市場,實現了“商乘并舉”,兩條腿走路;另一方面百度推出了全新升級的無人車出行服務平臺,加速Robotaxi的商業化運營。
相比于華為不造車,將自身定位為智能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小米在自動駕駛領域積累較少,正招兵買馬潛心研究,在這一波跨界造車“新新勢力”中,技術積累深厚的百度四面出擊,儼然成為了推動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的“多面手”。
集度:2022北京車展首款概念車亮相
今年汽車圈最惹人注目的話題莫過于百度、小米等科技公司跨界加入了造車大軍。
1月11日,百度宣布正式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制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戰略合作伙伴為吉利控股集團。按照官方說法,百度將人工智能、Apollo自動駕駛、小度車載等核心技術全面賦能汽車公司,新車將基于吉利最新研發的浩瀚SEA架構打造。

3月份,百度造車主體集度汽車有限公司完成注冊,注冊資本為20億元,注冊地點在上海嘉定。新公司中,百度方持股55%,吉利一方持股45%,前摩拜聯合創始人兼CTO夏一平擔任公司法人和CEO。
未來5年,集度汽車將投資500億元,用于整體研發以及一系列車型的持續打造。而小米則表示未來10年投資100億美元,首期投資100億元人民幣。
在造車進展方面,集度汽車的整車內外飾已經定型,而且完成了全尺寸油泥模型風洞實驗。此前夏一平在一場媒體溝通會上表示集度汽車第一款車(概念量產車)將于2022年北京車展時亮相。
百度的造車速度相比于小米快了不少,近日有消息傳出小米汽車計劃在2024年上半年出車。
值得注意的是,在8月剛剛舉行的2021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發布了一款“汽車機器人”產品,無方向盤,具備L5級自動駕駛能力,代表了百度對未來汽車發展方向的判斷。

對于集度汽車存在的意義,如李彥宏所說,可以把百度這么多年的無人駕駛技術,以及智能駕艙技術,第一時間推廣到市場上去。而夏一平在闡述集度汽車的產品定位時也說道“當車擁有一個AI大腦的時候,這輛車本質上就是一個四輪機器人。”
“汽車機器人”的定位,讓普通消費者平添了對集度汽車的更多期待。
蘿卜快跑:Robotaxi已落地5座城市
造車是一個長周期的項目,百度眼下正在通過Robotaxi服務推動自動駕駛落地。
同樣在今年的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推出了無人車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取代了之前的Apollo Go。全新升級的蘿卜快跑,結合了Apollo過去兩年的運營實踐,能向大眾提供商業運營和多元化增值服務。

李彥宏在當天說道,以后在大街上看到印有“蘿卜快跑”Logo車的時候,你就知道,這是一輛無人駕駛汽車,是普通用戶可以通過一個App打到的。
目前,蘿卜快跑的無人車服務已落地北京、廣州、長沙、滄州和上海五個城市的部分特定區域。百度方面估計,未來三年內會有30個城市進入到蘿卜快跑的服務區。
為了降低Robotaxi的硬件成本,百度此前還和北汽極狐聯合發布了新一代量產共享無人車Apollo Moon,成本只有48萬,是行業L4級自動駕駛車型平均成本的三分之一,讓無人車進入到了普通量產乘用車的價格區間,雙方計劃未來3年落地1000臺共享無人車。

據IHS Markit發布報告預測,2030年Robotaxi將占到共享出行市場30%以上的份額,市場規模超過1.3萬億元。除了百度,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等自動駕駛企業也分別在不同的城市展開Robotaxi業務的試運營。
雖然市場規模龐大,極具發展潛力,但眼下的Robotaxi更多是示范意味的運營,離真正的商業化還有一段距離。Robotaxi面臨著技術、規模化、成本和政策等一系列的考驗,而這需要多方努力解決,Robotaxi商業化任重道遠。
DeepWay:2023年量產智能新能源重卡
相比于在Robotaxi場景的應用,自動駕駛在干線物流、同城貨運和最后一公里的無人配送等貨運領域的商業化或許更為實際,其場景相對簡單,技術更容易落地,也更容易得到政策支持。
百度也將觸角伸向了自動駕駛重卡的干線物流領域。
2018年,百度戰略投資商用車智慧服務平臺獅橋,后者成為百度Apollo計劃合作伙伴、雙方合作在高速公路物流運輸場景落地自動駕駛。2020年,雙方聯合成立了“卡車新勢力”DeepWay,專注于智能新能源卡車的研發和制造。

企查查顯示,DeepWay的主體北京京深深向科技有限公司在2020年7月31成立,公司注冊資本4900萬元,注冊地點在北京經開區,百度方持股49%,獅橋方持股51%,獅橋CEO萬鈞擔任新公司法人及CEO。
在近日舉行的首場品牌戰略發布會,DeepWay推出了首款概念產品智能新能源重卡星途1代,并發布了H2H高速干線智慧物流全新模式。DeepWay在發布會上還宣布將快速接入獅橋干線物流網絡,通過實際載貨運營,推動L4級自動駕駛技術在貨運場景的商業化落地。

星途1代基于百度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的HIS(Highway Intelligence System)算?可擴展至超過500TOPS,擁有足夠的算力支持高速上L4級別自動駕駛,獲取的數據和優化迭代版本也將通過OTA方式升級到每一臺星途。
在動力方面,星途1代采用氫電共用平臺設計,兼容鋰電池組和氫燃料動力電池驅動。初期會搭載450度電的磷酸鐵鋰電池組,可實現300公里續航。將來一旦氫燃料動力電池技術路線成熟,可立刻搭載更高效的氫能系統。此外,DeepWay還通過高速換電的方案來解決長途運輸續航里程的痛點。
DeepWay CEO萬鈞表示,2023年6月,星途1代將落地商業化量產。預計在未來5年,星途1代將累計運營超過48億公里。
DeepWay是目前為止百度Apollo在自動駕駛貨運賽道的唯一布局,也是全網唯一獲得百度自動駕駛技術白盒授權的公司,它補齊了百度自動駕駛在商用車物流領域的拼圖,讓百度的跨界造車之路從乘用車再次延伸到了商用車。
車云小結
其實,百度也曾涉足過兩輪車領域。2014年,百度IDL(深度學習實驗室)證實了正在秘密進行一項智能自行車OS研發計劃,首款搭載該系統的智能自行車“DuBike”將由百度和清華大學聯手打造,不過該項目后來沒有了音信。
從消逝的兩輪車,到如今的乘用車、商用車、出行平臺,百度為了自動駕駛的商業化四處出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掉落BAT陣營的百度,能否借自動駕駛扳回一城,值得外界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