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周迅成為五菱全球代言人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熱搜,當我們點進“周迅代言五菱”這個話題,便能看到點贊量排名較前的幾十條大多都在夸贊:“五菱好像突然高級了”、“五菱厲害,竟然能讓女神代言”。

毫無疑問,五菱成功找到了一個自帶“高級感”的代言人,但五菱與周迅的格調到底匹不匹配,也引起了小小的爭議。
帶著這一疑問,筆者分別回顧了周迅與五菱的發展歷程,試圖從中尋找問題的答案。
(以下內容只選取雙方部分事件)
目前在豆瓣上,周迅的可查作品為125部,最早一部為1991年,在中國第三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謝鐵驪作品《古墓荒齋》中飾演狐貍精喬娜,為傅藝偉做配。彼時中國電影的類型還不算豐富,狐貍精的角色自帶著引人矚目的光環。
1996年,周迅參演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陳凱歌所出的《風月》,主角為張國榮、鞏俐。眾所周知,陳凱歌擅長華美的場景展示與綺麗的情感表達。
2000年,第六代導演婁燁拍了《蘇州河》,女主為周迅。婁燁的風格擺脫了第三代、第四代導演的家國情懷,也很少見第五代導演擅長的宏大場面。學院派作風的他熱愛拍攝生命的真實狀態,在狹窄的普通人生活里,尋找人性中的深層含義。
2001年,周迅參演趙寶剛、汪俊合作導演的《像霧像雨又像風》,而這兩位導演,在此后這些年里,貢獻了許多大眾耳熟能詳的電影電視作品,如《杜拉拉升職記》、《家,N次方》、《小歡喜》、《如懿傳》等等。
2005年,周迅參演陳可辛導演的《如果?愛》;2006年,與馮小剛合作《夜宴》;2008年,與曹保平合作《李米的猜想》;同年,在電影《畫皮》中演出了今日仍時不時被夸贊靈氣十足的小唯。
還有《風聲》、《蘇乞兒》《如懿傳》... ...
周迅是不是一代傳奇演員,現在還難以評判,這需要更多時間的考驗。但對于中國電影史來說,周迅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蛻變。
1976年10月,以江青為代表的反革命集團被粉碎,而在此之前的十年,中國文藝界為了“自保”,出現了一些以“歌功頌德”為主題的臉譜化電影。
1976年之后,眾多作家、導演,開始小心翼翼向外界展開試探,中國的第四代導演主要創作井噴期便是由此開始。
在文藝界的創作思潮飛速進步的那個時代,同期的大事還有:浦東開發;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合資車企北京吉普、上汽大眾、廣州標致誕生。
人們由于經濟的進步,對精神娛樂也開始有了更多的要求,法國新浪潮、德國新浪潮、美式西部片等等電影類型涌入中國,來自韓國的“歐巴思密達”也曾一度霸占各家各戶的電視屏幕。
中國文藝圈在大環境的沖擊中迅速成長,也迅速“創造”著獨屬于中國的電影文化。
演員周迅,便是在這一成長過程中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線。
在這些合作導演及演員中,大家可以看到,周迅演出的作品與其合作對象所出的作品,讓大眾看了三十年,且如今仍未厭倦。也是在這些年間,中國經濟迅速騰飛,作為經濟支柱之一的汽車產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五菱,便是中國汽車史變遷的一個重要典型。
近兩年提到五菱,最先想起的可能是“人民需要什么,我們就造什么”。
在本次代言官宣的宣傳片中,周迅也曾提到這句話。
此前,提到五菱,人們先想到的可能是“秋名山車神”或“一車面包人”。
一輛合格的五菱宏光,最好沾一點粉白的泥灰,前臉可能還撞出了幾個凹陷。
這就是五菱宏光給大眾留下的一貫印象——商用家用兩用,能裝得下一大家子,還能用來拉貨。
而五菱宏光,也是在五菱宏光MINI EV出現之前,五菱最受大眾關注的車型、代表級車型。
僅看宏光的level和調性,的確與一向被稱為“周公子”的周迅不同。
但當我們回看五菱的發展史,會發現其和周迅一樣,都是“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
五菱的前身柳州機械廠始建于1928年,最初主要從事內燃機開發和制造。
1953年,柳州機械廠作為國內第一家成功制作1101型汽油機的企業,填補了我國在4匹馬力汽油發動機上的生產空白。
1958年,五菱所屬的柳州動力機械廠從柳州機械廠分離。
1959年的“紅河”牌拖拉機在全國8省市同時開發拖拉機的廠家中位居榜首,1965年“豐收”牌拖拉機被列為國家定型產品。
1982年,沒有微型貨車技術的柳州拖拉機廠又硬生生靠拆解零件造出了屬于自己的“萬家”牌。
隨著時間的流逝,五菱為謀求更好的發展,逐漸成為上汽通用五菱。

而在還未與通用合作的上汽五菱時代,其主要生產的微型面包車,才是五菱走向汽車領域真正的開端。
2010年,五菱之光登上《福布斯》雜志封面,被評為“地球上最重要的一款車”。也是在那年,為了迎合人們的消費升級,上汽通用五菱發布了全新乘用車品牌——“寶駿”,以實惠的價格圓了無數小家庭的汽車夢。
2012年,《福布斯》評選出了2011年全球最暢銷的車,其中唯一一個中國品牌,唯一一款非轎車車型,還是五菱之光。
之光的榮耀很快被宏光延續,宏光自一誕生,便很快引爆了農村市場。
此后的五菱一邊吃著老本的紅利一邊尋找著新的契機。2019年,積極求變的上汽通用五菱再次發布了獨立于年輕品牌寶駿之外的全新品牌——新寶駿,想通過新寶駿,打破其產品線的價格天花板。
但不管是2020年初曾經火爆的地攤車還是被寄予厚望的銀標凱捷、銷量大火的五菱宏光MINI EV,雖然它們都帶來了巨大的市場影響力,卻并未很好地完成五菱品牌向上的期望。

如何利用當下的影響力?如何將知名度傳遞成品牌力?如何在劇變的時代之中,尋找到自己的新定位?
選代言人是五菱最近打出的一張“好牌”。
余華曾經說道:“一個極端壓抑的時代在社會形態劇變之后,必然反彈出一個極端放蕩的時代”。
周迅和五菱,都是在這個“放蕩時代”中成長起來的。
周迅演過港片、商業片、文藝片、愛情片、驚悚片、喜劇片... ...
五菱造過拖拉機、面包車、微型車、MPV... ...
周迅經歷過中國第三代導演到第六代導演(如今第七代導演如何認定,難有肯定且準確的說法),經歷過中國電影從微弱到井噴的爆發... ...
五菱經歷過人們對于車輛需求不斷地變動,經歷過一次次市場風口的轉變... ...
殊途同歸,周迅將藝術性和人們的需求作為拍攝標準,五菱將產品和人們的需求作為辦廠原則。
最后,他們都創造出了深受大眾喜愛的作品。
難說周迅對五菱有什么訴求了,到了這個層次的演員,已經很難再找到什么隆重的大事來讓自己“抬咖”。
但五菱,精準的把握了自己對于代言人的訴求——投射自己的品牌形象,讓五菱的“高級感”逐漸為消費者所認可,利用品牌與周迅當下的知名度,打開更高一級的市場。
以前的五菱,出之光出宏光出MINI,官網常常是樸實的車型展示;
現在的五菱,換銀標請代言人,全力以赴塑造品牌形象,以應對人們消費升級的全新風潮。
五菱是個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車企,周迅是個很知道自己該做什么的演員。
雙方對彼此的選擇都是一場豪賭,一個交出了全球代言人的誠意,一個拿出了演藝多年的“清白”。
五菱,配得上周迅。
但文章的最后,筆者還是想說:恭喜五菱!竟然請得到周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