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肇慶陰雨不斷,如同當前的中國車市一樣讓人情緒難以高漲。但對于小鵬汽車來說,這個夏天卻成為了它成立五年多以來最為高光的時刻之一。6月9日,在通過收購獲得生產資質落定僅20天后,小鵬汽車便將其已“名正言順”的肇慶智能工廠對媒體和車主進行了首次公開亮相。

肇慶智能工廠對小鵬汽車的戰略部署有著深遠意義,它的建成和投產意味著小鵬汽車將成為新造車企業中,從自主研發到生產制造,再到銷售運營以及售后服務保障的全鏈條先行者。據了解,目前肇慶智能工廠將是小鵬第二輛車——小鵬P7的唯一規模量產基地,而小鵬P7計劃在6月開始交付。
在此之前,未獲得生產資質的小鵬汽車委托海馬汽車進行首款車——小鵬G3的代生產,但同時小鵬并未放棄自建工廠,因為在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看來,“電動汽車的核心是硬件,而硬件體系里的研發、生產、制造、品質是基礎,是我們一定要做好的事情。”而自建工廠則更利于新造車企業對生產環節進行全方位把控。
自創建以來,小鵬汽車就以互聯網基因的創業思維被業內熟知,此次肇慶工廠在獲得生產之后的極短時間內選擇對車主開放,則是小鵬開放性互聯網思維的又一體現。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活動上,何小鵬還親在上陣擔任“向導”,以直播的形式帶領車主了解了P7從焊裝到總裝檢測的全過程,并與車主進行了全程互動。

“(新造車企業)一旦品牌起來了、量上來了還得有自己的工廠。工廠意味著效率管控、成本管控、質量管控,這是除了技術和產品外的第二重要競爭要素。”一位汽車投資分析師表示。目前,在新造車企業中,小鵬汽車的市場表現一直穩居前三,而在肇慶智能工廠的投產或將有助于小鵬汽車進一步提升市場表現。
全鏈條布局先行者
小鵬汽車是業內率先“自產+代工”兩種生產方式并存的汽車企業。在取得資質之前,小鵬汽車通過海馬汽車“代工”產品迅速上市,爭取到了市場先機。數據顯示,2019年,小鵬汽車的首款量產車型小鵬G3通過海馬汽車代工累計交付量1.67萬輛,位列新造車企業第三名。
肇慶智能工廠的建成和投產則讓小鵬汽車有了更多底氣,因為這標志著小鵬汽車補齊了從研發到制造,再到銷售和服務運營智能汽車全鏈條的完整性,完成了“智能智造的最后一塊拼圖”。資料顯示,小鵬肇慶工廠總體規劃3000 畝,一期產能占地900畝,年產能10萬輛。“根據市場的需求,我們將滾動調整工廠的生產能力。”小鵬汽車副總裁蔣平在現場接受采訪時表示。

據何小鵬回憶,肇慶工廠的建設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期間遇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難題,“肇慶工廠所在地以前是一片魚塘,地底80米深全部都是溶洞,為了把這些溶洞填平保證不會地陷,小鵬就光買水泥就花了一個多億。”何小鵬表示。另外,由于工廠地塊地勢比附近低近兩米,小鵬汽車還買了很多土,把將近一千畝地填高兩米。
但小鵬肇慶工廠的建設速度卻非常快。資料顯示,小鵬汽車肇慶智能工廠早在2017年12月完成奠基儀式,于2018年6月27日全面動工,2019年9月底竣工并試產。總體來看,小鵬僅僅用了15個月時間就完成了肇慶智能工廠的建設。
小鵬肇慶智能工廠的硬件和人員配備在業內均較為領先。據悉工廠共設有沖壓、焊裝、涂裝、總裝、Pack五大車間,具備不同平臺4種車型柔性生產能力。人員配備方面,小鵬汽車肇慶工廠員工600多人,其中工程師與一線員工數量比例為1:4,工程師97%都是本科以上文化,一線員工74%以上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
接下來,肇慶智能工廠不僅將承擔小鵬P7的全部生產任務,此前海馬代工的小鵬G3也有可能轉移到肇慶智能工廠生產,但蔣平強調,具體的搬遷計劃將視合作雙方的溝通情況而定。“代工有代工的優勢,自己生產也有自己生產的特點,什么時候搬遷(產能)我們會從企業整體發展的進程和市場的需求來考慮。”蔣平表示。

開放的互聯網思維
小鵬汽車似乎一直在刷新并突破汽車行業的現有規則,甚至因為一些舉動被稱為“顛覆者”。如在汽車行業新產品的迭代周期一般為4-5年推出換代產品,2-3年推出中期改款產品,但小鵬汽車卻在服務導向下根據用戶需求進行了快速的軟硬件的迭代,雖然曾引起部分車主質疑,但其為用戶提供最優秀產品的原則后來被廣泛認可。
再如此次肇慶智能工廠的亮相。此前,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新造車企業,幾乎沒有車企會在工廠剛建成并投產后就邀請車主進廠參觀,并與車企老總進行面對面的互動。與此同時,何小鵬帶領車主直播參觀并進行互動也成為業內鮮見的名場面之一。
小鵬汽車這種對外界、車主的開放態度,或許與何小鵬及小鵬汽車身上,自帶著互聯網+制造業的思維模式和執行力有關。資料顯示,小鵬互聯網汽車創立于2014年,由UC優視聯合創始人、前阿里巴巴移動事業群總裁何小鵬,YY創始人李學凌、前騰訊高管吳霄光等多位互聯網大佬和高榕資本創始合伙人高翔共同投資,前廣汽新能源控制系統開發負責人夏珩,前廣汽智能汽車和無人駕駛負責人何濤聯合創辦。

與傳統車企的造車模式不同,互聯網出身的何小鵬認為,互聯網造車定位一定要從工程師維度轉換到客戶角度,將銷售導向轉變為服務導向,打造產品運營和服務閉環。“未來的智能電動汽車的基礎在于制造,而核心在運營。”何小鵬此前一直強調。事實上,在客戶運營上,小鵬汽車早在2018年11月就發布了“鵬友+”用戶服務運營體系,提出貫穿客戶從購車到用車的全生命周期,提供“鵬友”般的品質服務。
另外,面對“新四化”催生的用戶新需求,何小鵬曾在各種公開場合表示,新能源汽車并非下一個汽車時代,智能汽車才是未來分水嶺,而智能標簽也體現在高度智能化的生產流程中。基于此,肇慶智能工廠的建成和投產或將有助于小鵬汽車智能化更快更好地在產品上落地。
今年1-4月,小鵬汽車累計銷售3564輛,逆勢同比增長27.5%,其中個人用戶占總體87%。接下來,隨著小鵬P7即將開始正式交付,小鵬汽車的市場表現或將進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