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截止收盤,上證指數報2924.42點,上漲0.24%;深證成指報9852.71點,下跌0.64%;創業板指報1718.26點,下跌0.91%。
盤面上,汽車整車板塊領漲,長安汽車(000625)漲停,報收價9.09元/股。光啟技術(002625)、北汽藍谷(600733)漲幅超5%,力帆股份(601777)、江鈴汽車(000550)、長城汽車(601633)、廣汽集團(601238)等個股跟漲。
一位不愿具名的證券分析師告訴我們,消息面上并未有大的利好消息傳出,或許是基金調倉所致。
根據中金公司此前公布的2019汽車及零部件行業Q3公募基金持倉分析報告顯示,今年3季度普通股票型基金及偏股混合型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汽車板塊市值占比由1.9%降至1.7%,持倉比例依然在底部。中金公司稱,汽車板塊的基本面已經減低,建議公募逐步加倉優質標的。
行業配置價值逐步凸顯
12月10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下稱“中汽協”)發布最新的汽車產銷數據,11月,汽車產量同比增長,銷量同比降幅繼續收窄。其中,產量完成259.3萬輛,同比增長3.8%;銷量完成245.7萬輛,同比下滑3.6%,下滑幅度較之于上月收窄0.5個百分點。
中汽協分析稱,11月產銷量繼續回升,尤其是產量的同比正增長,一方面反映企業在連續降低庫存水平后,開始回補庫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企業對今后市場的信心有所恢復。
近期,多家整車上市企業披露11月產銷數據,產銷量的表現與中汽協統計呈現一致的趨勢。
其中上汽集團(600104)11月產量合計60.89萬輛,與上月基本持平;銷量58.19萬輛,同比下滑0.6%;長安汽車(000625)11月產量合計20.05萬輛,同比增長31.87%;銷量合計17.64萬輛,同比增長12.57%。
據了解,11月末乘用車廠家及渠道的庫存環比增加9萬輛,進一步體現出廠家對于年底銷售季的信心提振。
招商證券指出,雖然行業尚未有明顯的強復蘇信號,但經歷了17個月的內在調整,行業的同比增速環比收窄趨勢確立,考慮到汽車股估值的歷史低位情況,行業配置價值逐步凸顯。
民生證券也在分析報告中提及,預計明年在更新需求、首購滲透率提升帶動下,行業逐步復蘇開啟向上新周期。同時,由于競爭的極具激烈,行業內馬太效應凸顯,集中度提升是主旋律,看好頭部企業表現。
新能源汽車銷量表現低于預期
根據中汽協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萬輛和9.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6.9%和43.7%。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6萬輛和8.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9.6%和41.2%;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均完成1.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63%和54.4%。
截至今年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連續5個月同比下滑,累計產銷量同比僅實現微弱增長。中汽協判斷,預計全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或呈現負增長。
根據東北證券近期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新能源汽車板塊的基金持倉呈現兩極分化狀態,具體表現為產業鏈上游加倉,整車等下游減倉,龍頭效應愈發明顯。而新能源汽車行業主動偏股基金的持倉則呈現低位徘徊狀態。
東北證券認為,降成本一直是過去兩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主題,成本不斷下降,收入、利潤、現金流分級傳導,使得整個行業在迷茫與希望中掙扎,因此主動偏股基金選擇規避。
而近期《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的發布,則在政策上釋放了強有力的信號,再加上自廣州車展以來跨國公司對新能源汽車的加速布局,使得多數券商仍然看好未來行業的電動化趨勢。
民生證券認為,新能源汽車產銷下滑僅是短期承壓,未來行業電動化趨勢確定性強,海外車企電動化提速,國內政策強化長期信心,仍然看好產業鏈上的投資機會。
來源:第一電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