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范老師不說品牌,不講產品,我們來靜靜的淡談行業。
談到行業,范老師想為大家朗誦一首詩,它就是汪國真老師的《熱愛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
進入2017年,中國低速電動汽車行業迎來了諸多挑戰。
“低速心臟”濟南查車,政策依舊不明朗;淡季來臨,市場需求間歇性萎縮;高速鋰電侵入低速渠道,野心勃勃。
中國低速電動汽車行業在市場的夾縫中艱難前行。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
壓在低速電動汽車行業頭上的
“三座大山”
▼
第一座大山:國家政策
3月中旬,作為低速電動汽車行業“心臟”的泉城濟南開始大規模查處各種低速電動汽車,禁止上路,沒收車輛等行動,可謂是史上最嚴。
一時間,濟南商家歇業,全國低速從業者人心惶惶,政策的不明朗再次讓整個行業感受到危機和膽寒。

而在年初工信部透漏出的信息看,車輛正側面碰撞測試、鋰電池動力以及車型尺寸的相關規定,也將進一步考驗目前所有的低速電動汽車品牌。
不過從另一個層面講,這也將會全面加快低速行業的品牌化進程。
畢竟門檻高了,不是誰都能進來。

從今年的上半年來看,政策不明朗給整個行業帶來的沖擊最大。但是在這里范老師還是要跟各位分享一下,沒有那個行業是平白無故就有政策,“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看看80年代的空調,看看電動自行車行業。
只要人民有需求,只要行業做大了,何愁政策出不來。
▼
第二座大山:市場淡季
可能是受政策之影響,今年低速電動汽車行業的淡季比2016年來的稍微早了一些。
市場本身就有淡旺季之分,不應該成為“一座山”。但低速電動汽車行業有其特殊性。

怎么形容低速電動汽車行業的市場淡旺季之分?
其旺季就像夏天的“暴風雨”,來的匆忙,下的雨多,市場需求驟然增長。
其淡季就像春天里的“蒙蒙細雨”,走的緩慢,下的雨少,市場需求減少。

這對企業在現金流以及生產規模控制方面有著嚴峻挑戰。
旺季時,市場需求量大,5條生產線甚至不能滿足訂單需求,此時現金流、生產規模、人員配置達到最佳。
不過,到了淡季市場,市場需求減少,一條生產線就能滿足訂單需求,那么如何平衡現金流、人員配置和生產規模,成為每個品牌的矛盾點所在。
所以,市場淡季不僅是經銷商所要克服的難題,更是企業面臨的嚴峻挑戰。
▼
第三座大山:競爭對手高速鋰電
在汽車圈里一直有一種說法,之所以低速電動汽車一直沒有合法身份,是因為這個行業動了傳統汽車行業的“蛋糕”。
不管這種說法對與錯,確實有一部分傳統汽車車型受到影響,比如說比亞迪F0、長安奔奔、奇瑞QQ、奧拓等,市場銷量確實在減少,但這個鍋不屬于低速電動汽車。
不過,究竟是低速電動汽車在搶傳統汽車的部分市場,還是傳統高速鋰電在不斷侵蝕低速電動汽車的渠道?這個問題值得深究。

截止到2017年6月,一大批價格親民、質量過硬、品牌強大的高速鋰電車型開始全面走進傳統的低速電動汽車渠道,比如吉利知豆、眾泰E200、北汽EC180、奇瑞小螞蟻、華泰EV160、江鈴E100等。
其價格大約在4.5---6萬人民幣之間。
可能有人會說這個價格太貴,不適合市場,但換個角度想一下,有資質,能上牌,鋰電動力,即使是低速做到這個配置,價格也不會太低。

所以說,不要說是低速電動汽車在搶占高速新能源的市場,明明是低速電動汽車行業在給高速新能源行業開拓市場,開拓渠道。
從這點來看,高速新能源應該好好的感謝一下低速電動汽車,你覺得呢?
在這樣的市場大環境下,大家一定要甩開膀子加油干,越是政策不明朗的市場環境下,才能夠造出真正的“英雄”,一旦有了條條框框的規定,你又怎能有所突破。

就像彭老總抗美援朝時所說的“大不了再打一次解放戰爭,又能如何”。
最后范老師還要送給各位一句詩:
「 “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