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4日,吉利汽車對外公布消息稱,浙江吉利控股集團(以下簡稱“吉利集團”)與馬拉西亞DRB-HICOM集團(以下簡稱“DPR”)簽署具有約束力的關鍵條款協議。吉利集團將收購DRB旗下寶騰汽車(PROTON Holding)49.9%的股份以及豪華跑車品牌路特斯(Lotus Group)51%的股份,吉利集團將成為寶騰汽車的獨家外資戰略合作伙伴。
汽車行業資深評論員鐘師認為:“在國際并購方面,吉利越戰越勇,在收購英國錳銅、瑞典沃爾沃之后,此次并購馬來西亞寶騰汽車,下一步就是英國的蓮花跑車了。”
同樣是海外并購,然而入股寶騰汽車與并購英國錳銅、瑞典沃爾沃截然不同。從吉利汽車的發展角度來說,前兩次并購均屬于“反哺式”并購;彼時,吉利汽車正處于從模仿到消化吸收的發展階段,兩者具備的品牌資產和技術研發實力均對吉利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這次,吉利汽車意欲對外進行品牌和技術輸出。

寶騰汽車的價值
“寶騰是馬來西亞第一民族汽車品牌,擁有三十多年的歷史。”DRB集團CEO Syed Faisal Albar先生介紹。毫無疑問,寶騰汽車具有不錯的品牌基礎。
相關資料顯示,寶騰汽車曾相繼收購英國LOTUS(路特斯集團)國際公司和底特律汽車設計中心,從而獲得了獨立完成從轎車開發到生產的能力,不僅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還大量出口英國、德國、和澳大利亞等海外市場。
盡管如此,在經濟危機之后,寶騰汽車遇到了不小的麻煩,經營狀況江河日下。即使在2012年實施私有化,汽車產量依然沒有明顯提升。據媒體報道,2013年1月份,DRB-Hicom總經理Datuk Seri Mohd Khamil Jamil強制要求寶騰汽車在未來5年內采取一系列措施將其汽車產量提升至50萬輛。鑒于馬拉西亞的人口數量和地域面積,將海外市場作為寶騰汽車的重點成為集團的發展策略,但最終這一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妥善解決。
由此來看,寶騰汽車并非一個優質資產,然而對于吉利來說,或許應該從硬幣的另一面去觀察。
首先,據目前的分析來看,寶騰汽車除了具有市場價值之外,還具有一定的政治價值。鐘師認為:“東南亞是亞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人口總量是個大數,經濟狀況總體健康,政治與經濟形勢也比較平衡,又是中國南部的鄰近地區,屬于“一帶一路”戰略從海上絲綢之路實施的關鍵第一步要地。東南亞汽車市場長期被日本汽車品牌所把持,成為所謂的日本汽車“后院”市場,中國汽車品牌要沖破這層障礙,難度不小,所以要采取特殊的迂回之術。”
因此,依靠寶騰汽車“借船出海”,吉利能夠更高效的繞開當地的產業政策壁壘,迅速展開市場攻略。
吉利的意圖
據介紹,目前雙方確認的僅僅是關鍵條款協議,具體內容將在雙方以此為基礎繼續談判之后確定,預計簽署最終協議的時間將在2017年7月中旬。

從去年6月份收到標書到今天簽署關鍵條款協議,吉利在全球20多家競標企業中脫穎而出,不可謂時間緊、任務重。據相關媒體報道,一位談判組成員描述簽署關鍵條款協議之后的感受為:“如釋重負。整個團隊疲勞不堪,躺的橫七豎八的。昨晚談判談到凌晨三點,有一段時間每天到凌晨一兩點鐘。簽約的那一刻,我們團很多人都哭了,真不容易。”
千辛萬苦的背后是吉利的全球化布局和對外品牌與技術輸出的發展策略。“寶騰和路特斯的加盟將進一步完善吉利集團的全球化布局。吉利集團對寶騰汽車的未來充滿信心,我們將充分尊重其品牌歷史,以吉利的創新技術和體系化管理能力為依托,重塑寶騰往日輝煌,寶騰汽車公司也將成為吉利進軍東南亞市場的一個產業協同基地。同時,我們將進一步釋放和提升路特斯的品牌魅力,增加新產品投放,擴大產量規模,推動路特斯的發展進入全新階段。” 吉利控股集團常務副總裁、CFO李東輝先生表示。

據媒體報道,在談判過程中,除了“一帶一路”戰略帶來的政策利好之外,吉利還針對寶騰沒有適應亞洲市場的SUV車型提出了專門的解決方案,會把一款中型SUV引進合資公司生產。此外,雙方還商定,未來在寶騰品牌強勢的市場使用寶騰品牌,在其它市場寶騰作為吉利的生產基地,向周邊市場銷售。至此,吉利將以馬拉西亞為立足點,向整個東南亞市場滲透。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在并購過程中,除了現金之外,吉利將以技術作為股本換的股份。曾經在中國市場上演的“市場換技術”,這次在馬拉西亞上演,但提供技術的主角是中國品牌吉利汽車。

另外,吉利是否能夠完美實現它的戰略部署呢?鐘師認為:“吉利處理沃爾沃汽車的經驗完全可以復制到寶騰身上,反過來看,寶騰對于吉利的貢獻與沃爾沃對吉利的貢獻有所不同,收購寶騰的益處在于掌握當地深入人心的品牌和市場渠道,快速讓吉利的技術與產品導入市場。吉利下一步收購英國蓮花跑車的價值在于蓮花有傳承的品牌和傳統跑車的技術,都對吉利的國際化擴展大有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