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召開信息發布會。意料之中的是,2月份的汽車各項數據指標幾乎全部觸底。 其中,新 能源汽車2月的產銷量分別為9951輛和12908輛,同比分別下降82.9%和75.2%,達到了近兩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不過,考慮到2月份汽車市場的原材料供應受阻、汽車消費市場暫停等因素,該月的產銷數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將其作為對長期市場判斷的依據。更可況,針對疫情為車市帶來的負面影響,中汽協認為“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是重要提振措施之一。 新能源汽車:2月銷量僅1.3萬輛,特斯拉貢獻三成 根據中汽協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951輛和12908輛,同比分別下降82.9%和75.2%。1-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3840輛和59705輛,同比分別下降63.8%和59.5%。 在新能源汽車主要品種中,2月份,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同比降幅均超過70%,去年表現出色的燃料電池汽車步伐停滯。具體數據顯示,2月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342輛和10680輛,同比分別下降80.5%和72.6%;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609輛和2228輛,同比分別下降89.5%和82.9%;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均為0輛。 雖然2月份的新能源汽車整體銷量規模較小,但是品牌集中度較高。根據目前各新能源車企公布的2月份數據來看,特斯拉、比亞迪、廣汽新能源三家的銷量占到了2月總銷量的65%。具體為,特斯拉2月份在中國市場交付量3958輛;比亞迪新能源銷量為2803輛;廣汽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共1630輛,同比增長51%。這其中,特斯拉的表現值得關注,可以認為,特斯拉2月份的交付量幾乎不受疫情的影響,業內人士分析這跟其訂單式的生產交付模式密切相關。 動力電池:裝車量大幅度下降,僅0.6GWh 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統計的數據來看,2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0.9GWh,同比下降81.3%,環比上升8.6%。其中三元電池產量0.5GWh,占總產量51.3%,同比下降84.7%,環比增長26.5%;磷酸鐵鋰電池產量0.4GWh,占總產量48.7%,同比下降73.7%,環比下降3.6%。 1-2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累計1.7GWh,同比累計下降85.1%。其中三元電池產量累計0.8GWh,占總產量47.9%,同比累計下降87.5%;磷酸鐵鋰電池產量累計0.9GWh,占總產量51.6%,同比累計下降80.6%。 2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再次呈現較大幅度下降,共計裝車0.6GWh,同比下降73.4%,環比下降74.2%。其中三元電池共計裝車0.5GWh,同比下降71.8%,環比下降67.0%;磷酸鐵鋰電池共計裝車0.1GWh,同比下降76.2%,環比下降89.4%。1-2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累計2.9GWh,同比累計下降59.6%。 裝車量位居首位的仍舊是寧德時代,達0.26GWh。裝車量位列第二至第十的企業依次為松下、LG化學、比亞迪、億緯鋰能、國軒高科、塔菲爾新能源、力神電池、中航鋰電、鵬輝能源。其中,松下、LG化學的裝車量排名越至第二、第三是因為特斯拉裝配量的提升。 總體來看, 2月我國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集中度水平。統計數據顯示,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共計25家動力電池企業實現裝車配套,較2020 年1月減少18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動力電池企業動力電池裝車量分別 為0.46GWh、0.56GWh和0.59GWh,占總裝車量比分別為77.4%、93.0%和98.7%。 公布的信息還顯示,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按車型劃分的平均裝車電量50.2kWh,環比上升 5.2%,主要為純電動乘用車高帶電量車型產量比例上升帶動。據悉,2月,我國純電動乘用車系統能量密度在140(含)-160Wh/kg區間車型占比最高,2月產量共計0.5萬輛,占純電動乘用車57.3%。125(含)140Wh/kg和160(含)Wh/kg以上車型產量占純電動乘用車總產量比例分別為 9.9%和32.7%,125Wh/kg以下車型占比降低至0.1%。 充電樁建設基本處于停滯,僅增195臺 根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的統計,截至2020年2月,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53.1萬臺,其中交流充電樁31.1萬臺、直流充電樁22.0萬臺、交直流一體充電樁488臺。從2019年3月到2020年2月,月均新增公共類充電樁約1.5萬臺,2020年2月同比增長52.8%。 2020年2月較1月公共類充電樁增加195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影響,充電樁建設基本處于停滯。 數據還顯示,2020年1-2月,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2.6萬臺,同比減速54.7%,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影響,公共類充電基礎設施和隨車配建充電設施都出現明顯減速。 未隨車配建充電設施原因較為集中。截至2020年2月,通過聯盟內成員整車企業采樣約104.8萬輛車的車樁相隨信息,其中建設安裝私人類充電樁71.4 萬臺,未隨車配建充電設施33.4萬臺,整體未配建率31.9%。根據分析,集團用戶自行建樁、居住地物業不配合、居住地沒有固定停車位這三個因素是未隨車配建充電設施的主要原因,占比達70.6%,其余原因占比為29.4%。 此外,疫情對充電行業也有重大影響,其中2月份充電電量相較于1月份大幅回落69.9%,2月份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增量和隨車配建充電設施增量也分別回落了98.7%和78.9%。 第三季度汽車市場恢復正常,新能源汽車可期 由于大多數企業在2月下旬才開始大面積復工,所以產銷量集體跳水成為各細分市場的共性。不過,根據中汽協透露的信息顯示,3月份前10天的汽車產銷量降幅已經收窄,保持在了-50%左右。而根據當前國際、國內疫情防控的形式來看,中汽協認為國內的汽車市場有望在第三季度恢復正常。 對此,中汽協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議,其中提到應該“繼續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具體為,延續新能源補貼政策、提高新能源汽車使用便利性、繼續加大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使用及宣傳等。此外,還呼吁解禁新能源車限購。 其實,在疫情當下,已經開始有地市出臺針對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政策。據悉,日前廣州市發布文件提出,2020年3月至12月底,按照鼓勵技術先進、安全可靠原則,在使用環節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每車1萬元的綜合性補貼。以此來看,向來受政策影響較大的新能源汽車,或在各地市補貼政策的刺激下銷量上漲。 總結:2月的汽車市場已經觸底。按照物極必反的規律,3月汽車市場必將回暖。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需求量也將陸續釋放。





